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晁错之死

(2018-11-04 08:21:59)

警报雪片也似飞抵长安。景帝大惊,情急之下,想起父皇临终一言:“国若有急,周亚夫可任。”遂以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击吴、楚;郦商子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救齐。分派已定,还需一位大将军屯守荥阳,既为前线输送粮草,又可监察各路军队,以防不测。考虑再三,此人一要有威望,二必须绝对可靠,最好是皇亲国戚。景帝想来想去唯窦婴可任。窦太后也觉先前过分,毕竟侄子,也推窦婴。窦婴固辞,推说有病,不能胜任。景帝说:“天下方有急,窦婴如何置身事外”窦婴见皇帝如此说,不好再推,只得接任。窦婴建议景帝重新启用袁盎等退职贤臣。景帝采纳,因赐窦婴金千斤。窦婴所赐之金,陈列廊下,叫军吏酌量取用,自己分文不受。

袁盎前被迁为陇西都尉后,因治军有方,调任齐相,后文帝不信吴王,又调吴相。袁盎跟侄子袁种辞行时,袁种对他说:“吴王骄横日久,国中多奸。今独治一方,日后恐为乱。叔若揭发其罪,彼非上书告叔,即利剑刺叔耳。南方卑湿,叔可日饮酒,劝吴王毋反而已。如此,叔可侥幸得脱。”盎用计,果得吴王厚待。

晁错素与袁盎不睦逢晁错在座时,袁盎辄避席;袁盎在座时,晁错也闪身。两人从不同堂而语。及错为御史大夫,有人反映袁盎收受吴王财物。晁错派人查验是实,将袁盎逮捕下狱。景帝下诏赦袁盎罪,降为庶人。刘濞反时,袁盎已戴罪在家。晁错对御史丞、御史说:“袁盎多受吴王金,专为吴王蔽匿,吾言吴王必反,盎言不反。今果反,吾请治盎,其必知吴王阴谋。”丞、史说:“事未发时治盎之罪,或有可用。今兵已起,治之何益?且盎不当与谋。”错犹豫未决。不想此言竟为袁盎所闻。袁盎恐,知窦婴与晁错有隙,连夜造访窦婴,告诉吴王反因,希望能在景帝面前亲口对质。窦婴入宫奏报景帝,因召见袁盎。

景帝正与晁错商议军事。晁错建议景帝亲自将兵征讨,由自己居守京师,并提议放弃徐县、僮县一带,争取吴国退兵。这时,袁盎应召入见。景帝问袁盎:“今吴、楚诸国反,于公意如何?”袁盎回答说:“不足忧也!”景帝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其计不百全,岂能发乎?何言不足忧?”袁盎说:“吴铜盐之利固然有之,安得豪杰被诱之?诚令吴得豪杰,辅而治之,不反矣。吴所诱者无非无赖子弟、亡命之徒、铸钱奸人,故相诱为乱耳。”晁错说:“盎言善。”景帝问袁盎:“计将安出?”盎说:“愿屏左右。”景帝屏去左右,独留晁错。袁盎说:“臣所言,人臣不可知。”景帝又屏去晁错。错趋避东厢,甚恨袁盎。景帝复问袁盎,袁盎回答说:“吴、楚互通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侵诸侯,削夺其地,以故反,约同共诛晁错,收复故地而罢。方今之计,独有斩晁错,发使赦吴、楚七国罪,复其故地,则兵可不血刃而解也。”景帝沉默良久,说:“尚有它法乎?诚然,吾不会爱一人而谢天下。”盎说:“愚计出此,唯皇上孰计之!”于是,景帝以袁盎为太常,叫秘密收拾行装,准备出使吴国。

过十余日,景帝授意丞相陶青、中尉嘉(已失其姓)、廷尉张欧上书弹劾晁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离间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罪当腰斩,父母、妻子、兄弟无论老少皆弃市。”景帝批复:“准奏。”

晁错这时候还蒙在鼓里。景帝不敢面对晁错,因向中尉嘉授计。第二日,晁错受命视察长安街市踌躇满志正行,忽然身旁卫士拔出佩刀,卡嚓一刀将头斩下。可怜晁错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做了刀下之鬼!

晁错身着朝衣被斩于东市。景帝即派袁盎与吴王弟刘广之子宗正刘通出使吴国,通告诸侯晁错已诛,许以尽复各国被削之地,谕令即日罢兵。太常掌管宗庙,宗正掌管宗族籍谱,景帝以此二人为使者,其意以示刘濞看在族份上,息事宁人。

晁错既斩,时谒者仆射邓公在前方军中校尉,回京向景帝军事。景帝问他公从前方来,闻晁错伏诛,吴、楚罢”邓公“吴数十年矣。发兵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且诛晁错,天下之士从此闭口不敢进言矣景帝问何哉”邓公“晁错诸侯强不可制,故请削弱诸侯以尊京师,此本万世之利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为陛下不取也!景帝喟然长叹说公言善吾亦悔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