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灯塔》(二)

(2022-09-02 09:21:23)

《灯塔》(二)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著有诗集《红烛》(1923,爷爷生前说过,记得他舅舅最喜欢朗诵的是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序诗)

红烛 (序诗)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爷爷他生前常说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1928年的清明。

“清明上前,十月一上后”,清明前是皖北祭祖上坟烧纸钱的日子,1928年,爷爷那时才十四五岁,一听说走亲戚,别提有多高兴,头天晚上知道消息,高兴得一夜起来好几回,期盼早点天亮,那年农历闰二月,虽然是已经快到闰二月十五了,可是天阴沉沉的,一点月光也看不到,只能看到庄子夜空的西南方向有些微红色的夜光,大人们早告诉说那里是阜阳城。

十多里去到姥姥家,爷爷的母亲有姐妹六个,五个姨家也都来了,一大家人相聚,好不热闹。

吃饭时,一个三十多岁有一个身材魁梧年轻汉子引起了爷爷的注意,这个人不是亲戚人呀。爷爷听他舅舅说这个人是他的学生叫张耀祖。

这个人吃过饭,碰巧碰到爷爷,问爷爷读书识字吗?

那时间虽说家里有五、六十亩地,能弄够一大家人的口粮吃就不错了,哪里有钱读书,爷爷嗫嚅地回答他:“没有呢”。

这个人笑着抚摸了一下爷爷的头,爽朗地对他舅舅说:“那以后就叫他在马店孜上学吧”。

爷爷从那时起才开始真正地坐在学堂里读书了。

原来张耀祖在革命活动中,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痛苦,他力主穷人的孩子要学文化。没有校舍、桌椅、课本和办学经费,他就率领农协会员将马店孜庙宇里的神像扒掉作校舍,又将烟丝店的资金抽出来购买桌椅和课本。

为使穷人的孩子不再受封建思想毒化,他这次特意邀请自己的老师当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