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距江西省鹰潭市区25公里,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富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古仆淳厚的民俗风情,使古镇采风者流连忘返。
上清古镇依水而建,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美,道教氛围浓厚,名胜古迹甚多。长约2公里的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大上清宫等景点串成一线。沿河的吊脚楼、码埠尽显江南水乡建筑特色。上清镇旧名沂阳市。据老古发现,两晋时渐有人聚居,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设雄石镇,并派兵驻守。唐末朝廷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史,后因其剿匪有功封为倪亚王,古镇也因此改为倪亚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山迁放上清,又将倪亚市改为上清市。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48年),始称上清镇。

【图2】暖阳透出云层。
【图3】泸溪河畔。
【图4】热闹的小镇。
【图5】赶集的人们。
【图6】做生意的老人。
【图7】店铺林立。
【图8】在上清古镇的深处有一处百年老宅。
【图9】老宅院里的房屋已破旧不堪。
【图10】老宅里居住着老两口,他们讲述着生活的苦衷,百年老房镇里既不让拆也不资助维修。
【图11】失修的房屋。
【图12】
【图13】简单的陈设。
【图14】
【图15】老人在准备午饭。
【图16】厨房。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木结构的房屋已非常危险。
【图23】
上清镇因中国道教发源地而闻名天下,张天师在此已历经63代一千九百余年,上清镇是中国道教29个福地之一。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对龙虎山的奇峰怪石和上清宫的仙都就有过生动的描写。其中“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明初,上清镇即形成这于今日的规模。至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徐霞客游记》称上清街“甚长”。晚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太平军和清军曾在上清激战,镇内建筑损毁严重。直至民国年间大体修复,其面貌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
天师府就坐落在上清古镇里,南朝琵琶峰,面临泸溪河,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图24】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
【图25】
【图26】
【图27】
【图28】豫樟树茂根深。
【图29】紫气东来。
【图30】太上老君的坐骑。
【图31】寿·禄·封·侯(鹤、鹿、蜂、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