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游散笔 |
http://s6/mw690/4503053age0cc34cda395&690
着实没有料到,美国的西部,竟是如此的苍凉和荒芜。
车,从新墨西哥州的南部小镇出发,一路向西而北,那地,那丘,那岭,满眼都是石头,或赭红,或青灰,或乌黑……除了亘古留下的这些石头,看不见一个人影儿。若不是有车前那伸向天际的公路,时刻提醒你,这是在文明的当代美国,准会误以为自己置身于另外的星球上了。
驶进亚利桑那州很久,视野里,这才出现了冷杉林,和那被青枝绿叶掩映的小镇。当大峡谷城终于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夕阳的余光,正悄悄地向下沉去。尽管心情急切,去看科罗拉多大峡谷,也只能是明天的事了。
大峡谷城的烛光晚餐,吃得很美。沙拉爽口,牛排特棒,三文鱼颇为嫩滑,地道的法国葡萄酒,让人唇齿留香。特别是琴师弹奏的一支支曲子,风雅盈耳,绕梁不去,旅途的疲惫,似乎顿时云消雾散了。
为服务生付小费时,那位白人小伙儿竟用日语表示感谢,误以为我们一家人来自东瀛。犬子大海纠正了他的错误,彬彬有礼地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CHAINA!”小伙子尴尬地摊开手,笑了,表示很抱歉。其实,这并非他的错,因为,以前,光顾这儿的日本人居多,而他又缺乏辨别亚洲人的眼力,怎能不出现差池?
越日,我们成了观光大峡谷最早的客人。当车驶进大峡谷国家公园,除了我们一家,看不见其他的游人。
车,沿着路标,在林木间前行,却不见峡谷。
林子里,大多是松树。那树,既不魁伟粗硕,也不高耸入云,更谈不上遮天蔽日,让人有几分的奇怪。直到不断有被雷击之燹火烧焦的枯木映入眼帘,我恍然大悟:对于树木而言,这儿,风袭,雷劈,加之这是长年缺雨的高原,又是自生自灭,能长成这般模样,已属难能可贵了。
突然,左侧的林木到了尽头。
车窗外,豁然一靓,只见层层叠叠的莽岩横亘在视野,随着你的眼波,它恰如一幅瑰丽的炫目画卷,缓缓地铺展着……
http://s12/mw690/4503053age0cc31e6b166&690
http://s1/mw690/4503053age0cc2f446b91&690
——那是一条裸岩叠起的巨石长廊。
那裸石,不论是连片横陈,还是突兀峥嵘,一层层的断面,都色彩分明,或赤红、或米白、或靛紫、或鹅黄、或俏蓝、或靓棕,斑斓一片……它们在初升红阳的映照下,光怪陆离,蔚为壮观,那气势,那色彩,形成震撼的气场,令你心旌摇荡。
——大峡谷,这就是那心仪久之的大峡谷啊!
http://s4/mw690/4503053age0ec34a15f56&690
http://s9/mw690/4503053age0cc29421f71&690
http://s14/mw690/4503053age0cc26631a36&690
下得车来,叫人好不惊奇!原来我们的车,已开到了大峡谷的崖顶。
当你不由自主地沿着崖边,信步向前走去,从不同的角度,朝下俯瞰,那裸岩,呈现着千姿百态。有的,如直落九天的飞瀑;有的,酷似傲然苍穹的擎天之柱;这一片,宛若金字塔:那一排,更似神殿琼阁……狰狞的,如张牙舞爪的魔怪;优雅的,似闭月羞花的神女;凌空的,如跃动的彩虹;展翅的,似捕食的苍雕……它们犬牙交错,参差腾挪,恍若幻境中的迷宫景象。无怪乎作家约翰•缪尔慨叹:“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
http://s1/mw690/4503053age0cc1f70c30b&690
http://s8/mw690/4503053age0cc1d149765&690
这里,原本是一脉高原,苍天的巨手,用它的鬼斧神工,硬是把这地壳劈翻,掰裂,袒露出多少沧海桑田的奥秘?那每一道颜色,都是日月乾坤的年轮;那每一层褶皱,都隐藏着斗转星移的密码。
超人的大自然啊,演绎了一场千古嬗变,创造出惠泽人类的旷世经典,让我们在享受这超然大美的同时,去探寻天地间的奥秘!
http://s16/mw690/4503053age0cc19fcdaf1&690
此时,天穹湛蓝,万籁寂静。
凝视着眼前的峡谷胜景,依稀听到那天崩地裂,翻江倒海时的风吼雷鸣;看到虎奔狼突,鲸窜龙腾时的浪诡云谲……
这每一方裸岩,都是与苦难搏斗过的勇士;这每一颗沙砾,都是亲历炼狱的精英。它们曾穿越亿万个春秋,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一种敬畏,一种顶礼,在心庭里油然而生。
它们岂止是一道道瑰丽崔嵬的风景,它们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榜样,在那里熠熠闪光!
世人皆因那奇伟突兀的气势而心生敬畏;而我,绝非于此,敬畏和顶礼更来自那内在的伟力!
大海的一声唤,使我从沉思中转过神来。
http://s7/mw690/4503053age0cc17aa0015&690
顺着他的手势望去,那是河吗?分明是一条灰白色的“细线”,静静地在巨石间蜿蜒着……据说,这谷顶,离谷底,有一千六百多米深,最深的地方,可达一千七百四十米,望得久了,让人感到有些许的眩晕。
上个世纪初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在此驻足,他环顾四围,连连扼腕,却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直抒胸臆,只好无奈地表白道:“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http://s3/mw690/4503053age0cc14ceacba&690
http://s12/mw690/4503053ag7ce468c96d62&690
人说,大峡谷,所以伟岸,所以险峻,都源于科罗拉多河亿万年的千回百折,勇往直前,不舍昼夜。它以柔克刚的精神,造就了大峡谷的惊世传奇。
然而,我更认为,大峡谷,是襁褓,它养育了科罗拉多河,并赋予了它骁勇,无畏,和狂放不羁的性格。其实,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须臾不可分离,他们相互依存,相依为命。倘若缺一,这天下之奇,便会索然无味,诗意荡然无存。
如今,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成为美国人的精神图腾,他们痴情迷恋,趋之若鹜,每年有五六百万的人纷至沓来,或探险,或远足,或露营,或去谷顶蹦极,或去浪中漂流……
在这里,人们体味狂野,感应震撼,磨砺意志,享受激情。
这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大自在,是将精神和心灵安放于自然,将生命置于险境而淡定的大自在!
寻求大自在的,当然不仅仅是美国人,据说有世界各地的探险者都祈望到大峡谷来漂流,为了等待美国的许可,有的人竟排队候了整整十八个春秋,才如愿以偿。
细细想来,我们一家,不远万里探访大峡谷,何尝不是为了寻求大自在呢?
推想开去,人生在世,岂能无忧无虑?红尘杨帆,岂能顺风顺水?困厄病恙,逆境坎坷,荣辱沉浮……不都是人生进退中,另一种望而生畏的大峡谷,险象环生的漂流吗?只有用果敢和无畏去面对,自在,才能属于你。
实在应该感谢大峡谷,感谢科罗拉多河,它们又一次唤起了哲思。
是的,大凡自然的名胜,无不借助于附丽在它身上的人文气象,而声名远播。与科罗拉多大峡谷连在一起的名字中,最惹眼的是一位又一位的探险家。最为著名的,当属那位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传奇人物约翰·威斯利·鲍威尔。
1869年5月,这位独臂英雄,率领由十人组成的敢死队,进入大峡谷勘察。那时,大峡谷,迷雾重重,鬼影憧憧,是传说中的“鬼门关”和死亡之谷。鲍威尔等人在长达近半年的探险里,屡陷绝境,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终于揭开了科罗拉多河和大峡谷的神秘面纱。那段经历,相当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鲍威尔把那一切,都写入了他的《科罗拉多河探险记》中。此书行世之后,科罗拉多河与大峡谷随之为世人所瞩目。而鲍威尔卓著的踏勘成果,也成为人类研究、开发大峡谷的权威依据。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建立,以及科罗拉多河上胡佛水坝的建造,都与鲍威尔的探险密不可分。美国人念记着鲍威尔的功勋,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鲍威尔湖,让其与日月同在。
http://s15/mw690/4503053age0cc0b4070cc&690
http://s14/mw690/4503053age0cc08f8650f&690
独臂英雄鲍威尔对大峡谷的探险,已过去了近一百五十年,然而,大峡谷,这个拥有两百亿年古老岁月的历史遗存,还有许多不解之谜,人类对它的探究,远未穷尽。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展览馆里,我看见一块已经断成两截的化石,它足有三米长,我仔细地数了数,那上面清楚地印着三十八个蹄印,这是什么动物,竟会有这么多条腿?它长成什么模样?又是何方神圣?……
谜,还有很多,很多……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也许,人类对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探险,才刚刚开始。
徜徉在大峡谷,叫人遐思无限。
http://s15/mw690/4503053age0cc0d78a978&690
题前照片: 流动的鱼 摄
鸣谢摄影家流动的鱼、培明、梧桐先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