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敬华
贾敬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09
  • 关注人气:19,8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特尔中国“独立”能救市吗?

(2006-12-27 13:28:01)
分类: IT乱弹
经历了64位处理器之挫,以及轰动一时的“真假双核处理器”之争后,英特尔终于意识到昔日不值一提的竞争对手AMD已经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尤其是在中国区,英特尔饱受AMD的吞食之痛。为了收复失地,英特尔抢先AMD一步发布了四核微处理器,并且发动了空前绝后的价格战,这一系列的战略都已经成为英特尔在国内处理器市场失利的明证。近日,英特尔再次发威,宣布2007年1月1日后英特尔中国区将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作。

  在一系列系列阻击AMD战略失利之后的今天,英特尔中国独立,真的能够挽救英特尔在国内微处理器市场失利的局面吗?

  新年过后,英特尔中国将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区进行销售和市场运作,而且拥有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的特权,这似乎对于英特尔在国内赶超AMD是一个有利条件。事实上,英特尔中国独立,以及拥有的直接汇报特权,对于英特尔在国内收复被AMD吞食的失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可否认,英特尔是进入中国时间比较长的一家企业,但时至今日,英特尔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仍然不太精准,这也是英特尔在中国屡屡失利的真正原因。不过,从英特尔将中国区独立的战略不难看出,英特尔对于中国市场还是非常重视的。对于英特尔而言,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仅仅重视是不够的,能否实现本土化才是至为关键的一步。

  其实,英特尔与雅虎、Google等美国高科技企业一样,一样面临着在中国本土化的困惑。虽然英特尔伴随中国市场已经21年了,可英特尔对于中国市场仍旧缺乏一个准确的理解。过去,英特尔取得的辉煌成绩,都得益于无竞争对手的市场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特尔在中国区一直没有竞争对手,这使得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一直是如鱼得水。在中国市场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时,英特尔在中国区的业绩也如日中天。一帆风顺的市场开拓过程,造就了英特尔的狂妄与自大,同时也忽略了竞争对手的成长。正当英特尔沉浸于在国内处理器市场称霸的喜悦之时,苦心积虑的AMD凭借64位处理器,首次在声势上打败了常胜将军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取得突破。

  自从AMD首次在声势上超越了常胜将军英特尔之后,英特尔在国内的日子一直非常不顺。为了进一步吞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AMD发动了凶猛的攻势,64位处理器,双核处理器,AMD步步紧逼。对市场反应灵敏的AMD,先后打破了英特尔与国内PC厂商的铁杆联盟,国内最大的PC厂商联想率先投向AMD的怀抱,随后,清华同方等一批国内PC厂商也先后叛离英特尔,这也让英特尔感到很受伤,很受伤。英特尔死忠戴尔的叛离,意味着处理器市场再也不是英特尔一家独大。

  戴尔的叛离,深深的伤到了英特尔,英特尔奋起还击,但英特尔仍没有意识到失利的原因。为了应对AMD的竞争,英特尔试图用平台化战略谋求突破。在中国市场,英特尔的英保通等平台战略先后受挫,平台化战略并没有助力英特尔夺回被AMD抢占的市场份额。相反,AMD的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小额攀升,为了阻击英特尔,AMD收购了ATI,并且用!Live战略与英特尔展开了竞争。

  从国内处理器市场的变化格局不难看出,AMD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声势上的领先,更重要的是AMD洞悉了国内用户的需求。对于AMD在国内市场取得的突破,英特尔仅仅是看到了一个表象,于是一味尝试用新技术打垮AMD,这也正是英特尔在国内市场本土化缺失的表现。

  要想真正改变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局面,英特尔必须加速本土化的进程。2007年,英特尔中国区独立了,成为了英特尔旗下的直属干将,但英特尔中国并没有欲加速本土化的宏伟战略,既然这样,英特尔中国独立了又能如何,仍然无法挽救英特尔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局面。

 

  首发:PCWorld视点  禁止非法转载 

    约稿请邮件至entermaster@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