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乱弹 |
对于国内电信市场而言,3G应用是一个奢侈的消费,这对于8亿多人口在农村的中国而言显然不合适。时下,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在题为《开启农村市场的金钥匙》的演讲中,直接宣称“中国移动业务未来新增市场必然在乡镇及农村”。调查数据显示,移动电话在城市的普及率为60%,农村仅有10%。相比之下,农村市场是电信运营商看好的一个新领地。既然农村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全新增长占,奢侈的3G在农村又如何生存呢?
既然3G在国内难以生存,为何3G一直是业界最红火的一个话题呢?探求根源,3G话题的火爆,还是电信设备厂商恶炒的结果。在华为内部,最近流行一篇名为《现在还不是华为的好时光》的文章,文章感叹:“电信业正在变得穷”。该文引用咨询公司的报告称,全球电信设备价格呈快速下滑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5年,GSM和CDMA价格平均每年下滑44%和43%,宽带接入平均每年下滑29%。“电信设备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以成本为主导的行业,甚至像WCDMA这样的新贵也同样是直线下降。”显然,3G成为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一个丰厚的商机。据专家评估,中国每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3G网络就需要投入500亿人民币,中国至少要发放2张3G牌照,仅中国3G市场,保守估计就有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这对于电信设备制造商来说,难道不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吗?
3G虽然是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一块大蛋糕,可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通讯资费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建设3G的巨大投资何时能够收回呢?在国外,一些运营商上马3G之后,已经深陷如何赢利的泥潭。在欧洲,从2000年到2005年,沃达丰累计投入到3G牌照购买和网络部署的费用已经达到340亿美元。根据和记黄埔透露的财务信息,从2002年以来,该公司在3G运营上投入了252亿美元,从2003年至2005年已经亏损了将近110亿美元,仅2005财年的亏损就达35亿美元之巨。巨额的亏损之下,很多运营商都在出售手中的3G业务。3G在欧洲市场的溃败,再次证明了3G目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大泡泡,很难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技术层面来讲,3G是一个新技术,事实上,3G早在2000年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进入运营。用一日千里形容电信技术的发展丝毫不过份,试想,六年时间过去了,3G还能是一种领先的技术吗?
再看用户的反应,虽然3G已经是一个非常红火的话题,可国内用户对3G的上马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一旦网络升级至3G,用户必须购买昂贵的3G终端设备,据悉,一款3G手机终端的价格都在4000元左右。为了普及3G,欧洲一些3G运营商通常对终端进行一定的补贴。通过补贴,用户可以用得起3G了,可运营商也因此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补贴负担。
显然,3G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国内运营商对于3G,更是谨慎,谨慎,再谨慎。目前,3G牌照迟迟没有发放,便是国家政府监管部门对3G仍然没有足够信心的最好写照,尤其是对于网络资源尚不丰富的中国,3G上马更应该谨慎。宽带不宽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事实,3G虽然是无线网络,但带宽紧缺的事实也会让号称网络飞速提升的3G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3G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溃败,难道不值得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警醒吗?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最终用户,以及电信监管部门,对于3G的态度都是相当谨慎,加之3G在欧洲的溃败,这些市场反应都证明3G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大泡泡。当3G成为一个可以为运营商带来丰厚回报的时候,3G的前景才会真正明朗。
首发:天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