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原神话的心灵密码之六:结语:马原叙事圈套根本不存在

(2012-07-01 10:4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礼书评文化了

马原神话的心灵密码之六:

结语:马原叙事圈套根本不存在

 “马原叙事圈套”是马原留给当代文学史的遗产,遗憾的是,我读过马原一些作品后,很负责任的说,所谓“马原叙事圈套”并不存在。20多年里,“马原叙事圈套”欺骗了文学史,欺骗了众多读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无人能解释清楚马原小说隐秘,大众以为马原有计划有预谋设置一个叙述圈套,勾引读者上钩,读完以后发觉不是那么回事,所以“马原叙事圈套”是最好的解释,解释不清楚,那么,马原就在玩圈套嘛。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马原叙事圈套”也欺骗了马原,最少,马原没有反驳过“马原叙事圈套”不存在。

     “马原叙事圈套”典故出自1987年《当代作家论坛》第三期的一篇长篇评论《马原叙事圈套》。从此以后,“马原叙事圈套”就戴在马原的头上,一戴就戴了20多年,都习惯了这么评论马原小说,连马原都不觉得是负担了。

            圈套的含义有主观预设,诱使他人上当受骗之意。马原不是精心设计一个文字叙述的圈套,处心积虑玩弄文学奥数题,让读者进入他的迷宫中眩晕。马原小说是有神论者的灵歌,他也是崇尚反骨的作家,习惯纠结于混沌叙事,马原潜意识有流浪的冲动,时刻生活在身份危机的状况中,为什么马原要总结神话,他不是在玩弄技巧,而是总结一生的神奇和神迹。不是像走江湖卖大力丸的术士,先是故弄玄虚一番,然后贩卖自己的神药。马原根本没有主观设计一个叙述圈套,马原小说写作的风格是潜意识的,习惯性的,马原小说的风格是符合马原人格的小说方法而已。

          每个人都不是通才,任何小说家都不太可能熟练叙述各种不同风格的故事。每个作家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小说写作风格。如果说,“马原叙事圈套”存在的话,卡夫卡、福克纳、加缪等等大师,都存在叙事圈套?每个作家都有适合自己的小说方法,那么,是不是每个作家都有叙事圈套?马原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小说方法,符合马原叙述神奇和神迹的内容而已。

         作为阅读者,马原是有慧根的读者,马原读过很多国外的小说,通过马原不断参悟、实践和自我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马原的小说自1985年登上文坛以来,一直饱受争议,马原似乎成为了文学的罪人,写魔化色彩的作品,有人批评马原,写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有人批评他。2012年对他对我说:“认可是在个体层面上,而不是群体层面。矛奖、鲁奖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不指望《牛鬼蛇神》给我一个省级奖、市级奖。八十年代,我的读者那么多,我连县级的奖都没有得过。在官方认可的体系里,我是不存在的。”马原和马原小说一直处于被孤立状态中,但时过境迁,马原无可厚非成为一代宗师。

        在方法的寻找上,马原经历过摇摆不定的转变中,现实主义是马原的软肋。

        马原曾经写过一些现实主义作品,比如1987年的《错误》、《上下都很平坦》,1988年的《旧死》、《死亡的诗意》,1991年的《总在途中》等等。1991年之后,马原基本上淡出小说视野。这些作品和早期的《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小说风格迥然不同,完全向现实主义转轨了。《上下都很平坦》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有浓厚的感情描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下都很平坦》姚亮和村长女儿上床叙述时,出现丰富的床戏,这在马原之前的小说中很少有的,符合大众阅读的口味。

        如果说,《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当时突破自我风格,进行现实主义的尝试,是马原现实主义的试验品,最少比《错误》有味道。马原最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死亡的诗意》,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婚外恋、性、死亡主题的,非常煽情,不但有床戏的细节,而且在叙述林杏花为了掩饰叫床的声音,把窗户用床单遮起来,在屋里放录音机,到外面反复测试,林杏花还用毛巾放进嘴里咬住。

      如同当年马原诡异风格的小说遭受批评一样,现实主义小说同样遭遇围攻。让马原念念不忘的是1987年王干发表在《文艺报》上的《马原小说批评》。该文批评马原违反自己反逻辑的创作初衷,写作了《错误》、《上下都很平坦》等现实主义作品,说马原生命的汁液消耗得近乎虚脱,语言的灵敏度也被磨砺得迟钝。当时,也有马原堕落成通俗写家的论调。

      事实上,从马原喊出“小说已死”,退出江湖来看,马原现实主义风格突围失败了。事实证明,马原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力远不如《冈底斯的诱惑》和《虚构》。对于现实主义风格转轨,马原有过一个解释,在给洪峰的一封信中,马原说:“你看我是胆小鬼,我于是回过头去,老老实实写了一篇《旧死》,以证明我不是那个穿喇叭裤、跳迪斯科、摇头晃脑哼港歌的时髦小伙,证明我有坚实的写实功底,有不掺假的社会责任感,有思想有深入的哲学背景,一句话有真本事是真爷们儿,不是用所谓现代派花样唬粮票的三孙子。”

       对于马原来说,反叙事的叙事模式是马原擅长的。写现实主义作品,马原不会显得游刃有余。1985年,马原和许振强对《冈底斯的诱惑》有一个对话,马原说:“我知道我缺少某些当一个好作家所必需的基本的东西。对社会生活,我缺乏观察的热情和把握,缺乏透视能力和归纳的逻辑能力。这不是自谦,事实如此。我是一个随意性很强的男人。但我也相信自己在另一些方面比别人略占优势,比如说,把握对混沌状态的感知;在比如对超验事物的想象还原;还有一点,在结构及建筑方面我自以为有天赋,我甚至想过,如果我去学建筑,当有大成就也未可知。”

    2012年,马原的《牛鬼蛇神》有变化吗?没有!《牛鬼蛇神》还是把握混沌状态的神秘,依然保持八十年代断裂式写作,整体上有残垣断壁般的感觉。不是马原在故弄玄虚,精心设计什么圈套。是马原熟悉这种写作风格,擅长这种叙事,这种方法对马原是最合适的。不存在所谓马原叙事圈套。

        针对文学批评,洪峰曾经发过牢骚,在和马原的一封通信中,洪峰说,我们的遗憾是写小说而不懂小说的不少,评论小说而不懂小说的人太多,这就使得交流成为困难。

我想说的是,评论一个作家的作品,要关注作家内心世界的纠结和翻腾,不能乱扣帽子, 一句庸评或者误评,不仅仅伤害了作品和作者,对熟悉马原的读者也是一种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