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幽灵:为什么要监督诗人
文艺的原型,永远都是一个乌托邦,因为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文艺的原型进行政治筛选,不是某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社会形态的技术。
西方哲学来源之一的柏拉图,曾经鼓吹过文艺审查和道德清洗。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就是通过政治清洗,对文艺进行审查和道德清洗,挑选和培养出所谓的好公民。
柏拉图的城邦净化,主要是彻底清洗和净化城邦,消除文艺在城邦的消极影响。用审查制度选用文艺作品,用政治权术清洗政敌,铲除异议,用立法程序挑选好公民。
在柏拉图的理念里,哀怨和悲伤的文艺作品,包括音乐里的靡丽之音,都是被清洗的对象。
对诗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文艺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不肯服从改造,就把诗人清洗掉,不让诗人在城邦中存活,否则城邦的公民就会从小接受不良影响,不知不觉铸成大错。首先对故事的作者进行审查,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拒绝坏的故事。
这是铲除政治异议的一种手段,对于不同意见者,不管是否有用,是敌是友,都一个不留加以铲除。
柏拉图的文艺审查和道德清洗,源自医学理论,他认为,医生会导致泻出与净化,对身体的外部污垢,可以用洗澡的方法,对身体的内部杂质,用导泻的方法,从而使身体得到健康和净化。
文艺审查和道德清洗都是政治手段,然而,诗人的“哀怨和悲伤”为什么也成为清洗的污垢?
他认为,人的灵魂里有一种欲望的力量,要进行对这种欲望进行阻止,拒绝得到这种东西。欲望是贪得无厌的,必须受到理智的控制。
欲望也成为身体里杂质?欲望也成为污垢?所以,欲望也是文艺审查和道德清洗的对象。
最近忙忙叨叨,光顾看畅销书了。昨晚和今天才看看专业书。最近事件离谱,乱七八糟记几笔。
参考文献:2012年2期《世界哲学》,王柯平《
柏拉图城邦净化说》,5--22页
《希腊哲学史二》,汪子嵩等著,770-78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