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奇的精神分析
哭声辨别偷情的技术
通过妇女的哭声,居然能分辨出是否有偷情。这项技术,在现在看来,也是属于尖端技术系列的,最少也是弥补了国内某项空白。
其实这种看似神奇的事件,就是源自西方的精神分析,发轫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后来逐步脱离医学和心理学的主导环境,开始注入强大的西方哲学背景。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大师的科学方法,但一些人精已经娴熟运用这项技术了,他们被当做神人。
辨别偷情,在古代,居然出现了专家,尤其是通过妇人的哭泣声,就能辨别是否有偷情事情的发生,听起来匪夷所思。
汉代王充《论衡》说:“郑子产早上出去,听到有妇人在哭泣,就抚摸夫人的手听。过了一回,使吏执而问之,子产说,就是这只手杀其夫。
过了几天,其仆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子产回答,凡人于其所亲爱,知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而惧,知其奸也。
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韩晋公韩滉有一年在润州做州官,夜晚,和一帮同僚在万岁酒楼喝酒聊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滉突然拿着杯子,不喝酒了。并对手下人说,谁家女人在哭?哭声是从哪儿传来的?”手下说:“在某某大街。”
第二天,韩滉叫捕快将夜里哭泣的女人带到衙内,一问是丈夫去世了。手下人怕韩滉怪罪,就守在尸体旁边。
其手下发现那女人丈夫的尸体很吸引苍蝇,尤其是脑袋周围。于是,韩滉叫人将那女人的老公的发髻散开,仔细查验,果然在头顶发现了铁钉按下的伤痕!
后来,妇人不得不承认,由于和邻居偷情,乘丈夫醉酒,用铁钉钉入丈夫大脑致死。
案子结束后,手下人都认为韩滉是神人。有人问其故。韩滉说:“我听那女人的哭声虽然很急,但却不甚悲伤,声音很大,但似乎在害怕些什么”。
也就是说,哭死人的哭声不是悲哀,而是声音有恐惧的,必有奸情。
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在《癔症研究》中著名的癔症案例安娜分析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安娜有一次坐在父亲的床边,照顾患重病的父亲,邻居传来跳舞音乐声,她突然想去参加,通过自我责备,克制了这个念头,于是出现了第一次咳嗽症状。以后,任何有节奏的音乐反应都是神经性咳嗽。
安娜和偷情而杀夫的妇女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对潜意识的分析,得出症状的起源,安娜是父亲的病;而杀夫的妇女为了偷情,杀亲夫。一个呈现的现象是咳嗽,一个呈现的现象是哭泣。
韩滉和郑子产并不懂什么叫精神分析,但是,他们运用的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
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记载这么一起通过精神分析抓获元凶的事情。
唐代贞观年间,卫州有一个旅店的老板叫张迪,他的妻子去南京娘家探亲了,店里就剩下张迪一个人打点生意。
这天,卫州有个杨贞的武官,共三人来到店里住宿,并告诉店主张迪,有公务,要早起五更走。张迪不敢怠慢,好吃好喝好房伺候着。
天亮后,店里的伙计发现,张迪被人杀死在床上。伙计们怀疑是杨贞杀了张迪,当时,张迪还没有出发,被伙计们就推搡着。伙计拔出杨贞的刀,发现刀鞘内血迹未干,等于人赃俱获。
出了命案,这还了得,赶紧报官。杨贞等三人熬不住酷刑,就招供了,是他们杀了张迪。至于为什么要杀张迪,语焉不详。大致也是谋财害命一类。
但张迪被杀真的和谋财害命无关。
上面对这个案子有一点,就派人核查。御史就把店内外15人叫到一起,进行调查,后来以人数不足为由,遣散众人。集市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了。
但御史留下了一个八十岁老婆婆。当日,御史没有对婆婆进行审问,对老婆婆不闻不问,晚上,就把老婆婆放了出去。
御史密告手下人,盯紧这个老婆婆,老婆婆一出去,肯定有一个人来找老婆婆,记住他的姓名,不要泄密。
果不出御史所料,老婆婆一出来,就有一个男人找到老婆婆。御史手下人记住了这个男人。第二天,这个男人又找到了老婆婆,问老婆婆,御史把你留下来做什么?老婆婆说,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问。这个男人说什么也不相信,如此两天都是如此。
第三天,御史把集市上300个男女都集中在一起,就把这个男人叫了出来,其余全部遣散了。
这个人中了御史的计谋了,经审查,他承让和张迪的妻子偷情,为了做长久夫妻,密谋杀害张迪,但苦于一直找不到机会,后来发现杨贞等三个武官携带兵器,这个男人就半夜偷偷钻进杨贞的房间,偷出了刀,再到张迪的房间杀了张迪,然后又把刀放回杨贞的刀鞘,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结果被御史使计谋,引蛇出洞。
其实御史根本不知道杀人凶手是谁,御史的确没对老婆婆说过什么。但御史通过对匿名凶手的精神分析,运用的技术手段和弗洛伊德的退行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准确的分析出凶手的潜意识,预测出凶手即将出现的行为。御史成功了。
察言观色这个词汇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列子》中有“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眼,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一说,这可能是最早表明察言观色用来破案的典故。史料中最早运用精神分析断案的应该是三国时候的滕胤。《吴书》中说,胤每听讼辞,断罪法,察言观色,务尽情。人有穷冤悲苦之言,对之流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