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游荡的情爱幽灵之三
(2009-05-29 15:38: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鼓捣江湖八卦了 |
金庸武侠中游荡的情爱幽灵之三
李莫愁撕心裂肺的涅槃
之间的关系是歌手和词作者的关系,这首歌是李莫愁性压抑的经典符号,李莫愁反复呈现这首美丽伤感的
情歌,于是,李莫愁在火中自杀时唱出的依然是“问世间,情是何物……”所以这首歌有了撕心裂肺的美
丽。李莫愁的知名度超过了元好问,具备了丰富的娱乐品质,人们记住了这首歌词,是人们无法忘记那撕
心裂肺的美丽。
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审美情趣发生严重差异,这种反差是流行文化品质的内在素质。金庸成功了,金
庸是写情高人,塑造性格怪异的女性是金庸拿手好戏,我一直很惊叹金庸笔下的性变态居然那么娴熟。
寓言在金庸不同文本的象征是有差别的。金庸著作里塑造了两个经典的悲剧人物,一个是李莫愁,一个萧
峰,一男一女,一正一反,这些将另文分析。
早,其形象是貌若天仙,但心狠手辣,不可理喻,因情人陆展元和何沅君成婚,而杀其满门。 从第二章
开始,金庸就让李莫愁歇斯底里症状发作,“何老拳师与她素不相识,无怨无仇,跟何沅君也是毫不相干
,只因大家姓了个何字,她伤心之余,竟去将何家满门杀了个乾乾净净。何家老幼直到临死,始终没一个
知道到底为了何事。”……“我曾立过重誓,谁在我面前提起这贱人的名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我曾在
沅江之上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招牌上带了这个臭字。”
国古代医学也有类似的病症,叫脏躁和薄厥, 歇斯底里不是生理引发的疾病,而是神经精神障碍。弗洛
伊德与布洛伊尔的《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癔病的发病原因,书中有
两个和李莫愁类似的病例,一个21岁的女性在照顾病中的父亲时听到邻居跳舞音乐,想去参加而自我责备
,只要听到类似的音乐就会神经性咳嗽;一个是17岁女孩在楼道时,一只猫跳到肩膀上引发歇斯底里发作
,原因是前几天有男子在楼道里袭击她。
李莫愁处女身份是通过自我禁忌而获得的,采取的方式就是压抑。自我禁忌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由爱生恨
,不但陆展元和何沅君该杀,孩子该杀,全家该杀,包括其他的男人对他有想法也是禁忌的范畴之内,李
莫愁能在这个杀人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因为李莫愁报复性杀人是对处女禁忌的保护,其性冲动已经转向了
自身,李莫愁彻头彻尾是一个自恋狂。
弗洛伊德案例中的“音乐”“猫”一样,是性压抑转换的符号。通过自由联想,而替换了原始的性受挫,
当发作时对替换物投注时,是原始性受挫的演绎,仇恨和恐惧由此产生,快感被压抑。
治疗李莫愁歇斯底里的药物就是郭襄,起初李莫愁以为郭襄是杨过和小龙女的私生的,后来才知是黄蓉的
,是谁的不重要,杀人不眨眼的李莫愁对郭襄产生了自由联想,用柔情无限地抚她入睡,以平常用作杀人
武器的尘拂为她赶蚊子,对郭襄产生了深深的眷念。
。她一生作恶多端,却也不是天性歹毒,只是情场失意后愤世嫉俗,由恼恨伤痛而乖僻,更自乖僻为狠戾
残暴。郭襄娇美可爱,竟打动了她天生的母性,有时中夜自思,即使小龙女用“玉女心经”来换,也未必
肯把郭襄交还。
斯底里症状的。婴儿郭襄在李莫愁歇斯底里症状中依然是一个象征的符号,通过对婴儿郭襄的自由联想和
替换,李莫愁性压抑解除。也就是说,李莫愁处女禁忌的解除就是从呵护郭襄的过程开始的。婴儿的出生
过程李莫愁是非常清楚的,李莫愁把自己置于婴儿出生的某个角色中,也就是说她彻底享受到了这个快感
过程,这种自我暗示使李莫愁歇斯底里症状解除。
的美少年,一个是娇柔婀娜的俏姑娘,眼睛一花,模模糊糊的竟看到是自己刻骨相思的意中人陆展元,另
一个却是他的妻子何沅君。她冲口而出,叫道:“展元,你好狠心,这时还有脸来见我?”婴儿郭襄的象
征消失了,压抑重新开始,李莫愁开始新一轮的歇斯底里发作,杨过和小龙女被替换或者自由联想成陆展
元和何沅君,当李莫愁纵身往着火的情花丛中跳时,不是对生命结束的渴望,而是在重新寻找第二个类似
婴儿郭襄这种象征符号,完成自己性压抑的解除,从而获得一种快感。我们能看到只是那首“问世间,情
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的确有撕心裂肺的美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