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中游荡的情爱幽灵之二
金笛秀才自虐之谜
柔情比侠骨更能蛊惑人心,柔情来自于是心理独白。这里不能不说金庸小说的心理描写,不知金庸受传统话本影响过深还是嫌心理描写费神,金庸心理独白成分比较单调(杨过是一个例外),表现少男少女的心理刻画成份没什么花色。
但金庸著作中有一个人的心理独白与众不同。这就是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十四当家余鱼同。金庸对此人着墨不少,而且出场较早,余鱼同有比较严重的自虐倾向。饱受压抑的余鱼同下意识转移到前意识缺乏调节机制,力比多并没有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武功和文才上,而是压抑淤积后爆发,这个爆发的过程投注于自身,以自虐完成自己对非法情欲非常态处理。
这是金庸第一部小说,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人物出现?而且金庸一直不擅于心理刻画,从早期作品到晚期作品,心理刻画都比较单调,但余鱼同心理刻画着墨虽不多,为何又入木三分?
这令人费解。
余鱼同暗恋骆冰进入了非正常的恋情中,是余鱼同自虐原因的有效展开。骆冰营救丈夫文泰来失败,看看原著的描述:骆冰心力交瘁,听了余鱼同的劝解,不一会就沉沉睡去。睡梦中似乎遇见了丈夫,将她轻轻抱在怀里,在她嘴上轻吻。骆冰心花怒放,软洋洋的让丈夫抱着,说道:“我想得你好苦,你身上的伤可全好了?”文泰来含含糊糊的说了几句话,将她抱得更紧,吻得更热。骆冰正自心神荡漾之际,突然一惊,醒觉过来,星光之下,只见抱着她的不是丈夫,竟是余鱼同,这一惊非同小可……当下余鱼同道:“求求你杀了我吧,我死在你手里,死也甘心。”骆冰听他言语仍是不清不楚,怒火更炽,拈刀当胸,劲力贯腕,便欲射了出去。余鱼同颤声道:“你一点也不知道,这五六年来,我为你受了多少苦。我在太湖总香堂第一次见你,我的心……就……不是自己的了。”骆冰怒道:“那时我早已是四哥的人了!你难道不知?”余鱼同道:“我……我知道管不了自己,所以总不敢多见你面。会里有甚么事,总求总舵主派我去干,别人只道我不辞辛劳,全当我好兄弟看待,哪知我是要躲开你呀。我在外面奔波,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不想你几遍。”说着捋起衣袖,露出左臂,踏上两步,说道:“我恨我自己,骂我心如禽兽。每次恨极了时,就用匕首在这里刺一刀。你瞧!”朦胧星光之下,骆冰果见他臂上斑斑驳驳,满是疤痕……
余鱼同有比较明显的精神分裂。余鱼同出场时俊雅非凡,风流潇洒,文武全才,装疯卖傻,很有文人那种作秀的基因;他早年家中遭难,才弃文学武,投身红花会,按现在的视觉,他是被迫进入黑社会的;余鱼同不顾生死营救文泰来以完成自我救赎,并且以蒙面人的面目出现在营救现场,并不是情义成份所致;余鱼同和红花会草莽不同的是,他是一个读书人,自始至终,暗恋骆冰到毁容、一直到出家,都是以书生打扮现身,可见这个身份对他的性格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余鱼同遭到追杀后,突然出家,但凡心未断,余鱼同还能记挂红花会的大事,留言署名都是本名,出家当和尚是余鱼同分裂又一个证明,出家是余鱼同精神世界的假象,目的是逃避匿名的道德谴责和惩罚,男人性格里凸显了柔弱,无力面对现实的逃避。
当我们清晰透视出余鱼同自虐倾向和压抑的情欲之间的关系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对这种非正常情欲进行了中和,这个人就是李沅芷。李沅芷一直单纯的苦追师哥余鱼同,就是余鱼同遭毁容后一直痴心不改,余鱼同何尝对李沅芷的美貌和痴情没有动心?他只是心理上有自虐障碍,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这是作品调戏读者的重要手法,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沅芷在余鱼同自虐倾向中起到什么作用。李沅芷具备双重镜像的功能,一方面折射金庸男权中心的情爱路线(关于此,另写文叙述),一方面洗涤和拯救自虐的余鱼同,李沅芷是余鱼同完整自我形象的镜子,余鱼同通过李沅芷找到被抛弃的自我。
与金庸作品中人物单调的心理刻画,第一部小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丰满的金笛秀才?
这个谜的揭开,就要分析金庸的精神状态。
据记载,1957年,金庸加盟新组建的以大明星夏梦为当家花旦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他是为了接近夏梦。当时33岁的金庸,由于能够长期与24岁的夏梦在一起工作,时时都能与之见面或交谈。金庸曾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
深陷情网的他神魂颠倒,痴迷日增而忘乎所以。夏梦于1954年结婚,金庸感到爱上一位少妇,心理上是有障碍的
金庸与夏梦最难忘的一幕,是一个夜晚在咖啡店的幽会,这是他们仅有的一次幽会,是金庸主动,而夏梦也例外地答应了。在咖啡店幽幽的烛光和柔柔的音乐中,两人四目相对,不时频频举杯,那种诗意的氛围及浪漫的情调,实在令人陶醉销魂。金庸再也抑制不住激情,趁着几分酒意,倾吐出了深藏多年的爱慕之情。夏梦听了极为感动,她说她非常敬重他的人品、喜欢他的才华,只可惜他的“爱使”迟到了一步,这次约会就这样伤感而无奈地结束。从此之后,金庸只好把夏梦当作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
不知这个关于金庸的野史有多少来源于真实情况,但有一点值得关注,金庸对夏梦的暗恋和余鱼同苦恋骆冰何等相似,尤其是金庸和夏梦的幽会袒露心迹,和余鱼同对骆冰倾诉如出一辙。奇怪的是,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金庸和夏梦之间的事情发生在1957年之后,如果上述怀疑成立,那么只有一个对时间不符做出解释:金庸后来更改了书中早期的情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