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美之城

(2016-07-24 21:34:32)
分类: 咖啡时光

绝美之城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卡在前十分钟,因为过于喧闹而放弃,如果不是看完《年轻气盛》,也许我不会回头重看这部电影。有意思的是,虽然两部影片有诸多相似之处,看完后我发觉自己还是更喜欢也更欣赏这部。也许因为男主角那种似庄严非庄严,似潇洒又非潇洒的人生态度,有点像老年的米兰.昆德拉,矛盾却充满机智,戏谑却保持严肃,又也许是影片中形式各异的美,将我打动。


福楼拜曾经想写一部关于虚无的小说,但他没有完成这句话成为小说家男主角 Jep 多年来不再写作的借口。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男人找上门来哭着对他说,Alisa 死了。


比死亡更令人悲伤的是,那个男人告诉他,Alisa 一生都爱着他,虽然从很久以前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他能想起的Alisa,一直停留在某年夏天,那时他十八岁,Alisa 二十岁。那个Alisa 年轻,美丽,带着神秘的笑容,像幽灵般存活于他的想象与回忆中。虽然他早已洞察到自己生活周围的空虚、冷漠、苟且与狼狈,但仍一直故作潇洒与镇定地配合着,直到Alisa 的死亡到来,才渐渐悲伤而强烈地意识到,多年来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美,就是Alisa


这本是个悲伤的故事,并且不会有结局,导演却用费里尼式的浪漫即兴手法将其穿插到声色犬马的罗马上流社会生活中去,并配以形态各异的艺术美形式,各种建筑、雕塑、绘画、人物、风景、音乐,整部影片就像是一场美轮美奂的漫游,穿梭于罗马的伟大与美丽之间,不可谓野心不大,而男主角 Jep 忧伤的眼神,使这一切又都蒙上一层十九世纪的普鲁斯特色彩。

 

如果说《年轻气盛》是已经进入晚境的心态,那么《绝美之城》则是刚开始进入老年的状态。年轻时的各种欲望渐渐消退,一切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仿佛万物抹去了面纱,显露出真容。亲情、友情、爱情、名利,被岁月的河流渐渐隔离开来,你站在这边望去,一切都那么真切,一切却都在远离,慢慢逝去。

 

《年轻气盛》里年迈的父亲说:“我记得我女儿长大的每个细节,我曾经那么努力地为她做每一件事,就是希望她以后能记得,可最后她什么都没有记住,我回想起自己的父亲,居然也是这样,我甚至已经完全记不起我的父亲了”,听起来虽然令人难过,却仍能处之坦然,子曰六十而知天命,大意如此。

 

保罗.索伦蒂诺似乎对未完成的状态有着某种着迷,就像《八又二分之一》中的导演,影片中不管是Jep的写作也好,剧作家的新戏也好,最后都未完成,这种未完成在《年轻气盛》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想要拍最后一部电影的导演,想要突破自我的演员,以及其它一切人的努力,全都是未完成。也许导演感兴趣的是创作中那种焦虑与不安,恐惧与迷惘,以及精神游荡,就像是生命的旅程。而唯有电影,能将其中的所有细节,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当年轻的葬礼上歌剧的声音响起,当恋人转身时小提琴轻柔地奏起,你不得不感叹这是电影才有的魅力。


绝美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街日记
后一篇:在梵高博物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