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素材

标签:
陈丹青 |
分类: 幽窗小语 |
我登时感动的简直近乎委屈:整整十一年总共一百三十二个月五百九十多个星期四千多个白天黑夜再没亲眼瞧见真人打架啦,海外游子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盼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盼什么但是现在回国第一天最最动人的时刻总算来到了!
读陈丹青的文字,开始的时候干着急,因为按常理这样的文字读的越快才越有力度感,可偏偏我就快不起来,岂止是快不起来,反倒比平时还慢了一拍,于是干着急。这快不起来的缘由,一方面可能是因着不熟络,人家到底是画过画的嘛,路数不一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了,单一篇《弗哭》,不过五百字,就读了五遍,另一篇《牺牲与死亡》,也读了三遍,这样的读法,能快了才怪!
如果不是读到小波和阿城的文字在先,陈丹青非让我崇拜不可,那精气神,有腔,有范儿,也有种,在“知识分子”(假定还有这么一撮人存在的话)里不多见。可能是画画的缘故,加之多年在海外,不常操练汉语?总之陈丹青的文字读来很有素描的味道。没有上色的东西我倒是喜欢,因为里面有没有实物,一眼就能看到,简单明了。那陈丹青的这些素描里有没有实物呢?当然有,虽然这物的线条轮廓不甚清晰,却也能窥见,而且还不小,只可惜我晚生了二十年,要不然,很多时候也就能相对一笑了。现在照辈分,我就只能是像个小学生那样规规矩矩地看热闹了。
老文青一怀旧,就变成了小文青,难得还搞来这么多让人无语的老照片一并奉上,历史啊,沧桑啊,人生啊,艺术啊,有没有?有没有?小文青好说话,这倒是真的,既不用遮遮掩掩,也不用顾忌这顾忌那,捅到哪里就是哪里,冷不防就可能捅到了谁的穴道。被点穴的,自然都是功夫不到家的,或是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在高手面前,小文青当然还是小文青。再说了,怀个什么旧呢?还不是民国那点事,还不是“大上海”那点事,还不是“文革”那点事,还不是……那点事?说到这我又想象起小胡那样貌来:
他站定了,脸色一正。终日嬉笑的人脸色一正,格外耿介。他直视我,恨恨地说: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