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民的乱中取利

(2018-05-15 17:39:57)
分类: 政治类文章
小民的乱中取利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从政治结构来看,西方选举呈现出左、中、右分明的格局,左派以劳工阶层为主,右派以大企业家为主,中间派主要是中产阶级。据此,西方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生态,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中产阶级。左派和右派的主张往往界限分明,中间派的支持成为了左派或右派政党获胜的关键,即使获胜,往往也是那些比较温和的左派或右派。

但近年来,这种左中右分明的局面正在不断被打破,右派越来越有机会获得政治支持,如在很多欧洲国家右派都有崛起的迹象,从这次美国选举看也是如此,川普的上台无疑是右派的一个胜利。右派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偏又了吗?不可否认有这样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很多左派支持者直接跳到了右派的阵营,而传统上右派政党并不代表左派那些普通劳工的利益。

这种转变之下是一种深层次的变化,代表了西方底层社会对传统政治参与的背离,对传统左派政党的失望,因此更加拥抱激进的变革,甚至于不去考虑这种激进的变革是否以损害本阶层利益为主。既然生活已经无望,还怕什么更加绝望的事情吗?也许机会就藏在危机之中。

这种转变可能与左派势力的逐渐衰落有关,社会党、社会民主党虽然以底层的改善为纲领,但其即使上台也没有带来显著性的变化,左派政党希望寄托于议会斗争的方案并没有去的太好的效果。从西方各国来看,大多是中右政党执政的时间更长。

对于普通劳工而言,其所处的加工制造、一般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作机会不断流失,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政治参与度也在降低,一些人可能希望反其道行之,反正已经不可能更坏,执着坚持于左派只能是再一次的失败,为此不如选择更加激进的右派,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机会。

小民者,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乌合之众”,极其容易受到引导和鼓动,容易形成集体的亢奋和失序。当前这种政治生态,我认为是一种小民的集体选择,是一种群体心理的转变,无非是要乱中取利。

小民在利益格局固化之后,其上升的通道将越来越窄,上升无望很容易带来绝望。绝望者的自救往往希望打破这种利益格局,但随着左派政党越来越趋于中性,越来越温和的情况下,已经很难给予小民以新的希望。那么,小民的自救就是去选择那那些在原来左派严重异类的右派,希望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打破现状,希望可以在左派口中危险的混乱中获得利益或改变现有格局的机会。

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变革还是比较还是比较温和的,但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形势的演变,激进的右派越来越被寄予厚望。其实在政治剧变时代,往往也是激进的变革者登高一呼,无论是什么主张,相应众者依然是小民。小民难于成为登高而呼者,但很容易成为追随者,希望能在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后的受益者。也就是说,小民更易于被鼓动,更易成为“乌合之众”的那么一群,激进的政党也善于利用小民的支持。无论哪个方向,激进的指挥棒已经从社会民主党(左派)的手中交到了右派手中,那么小民向右派靠拢也就不足为奇。

稳定是中产者希望的,他们经不起折腾,那些小民希望在混乱中分一杯羹的,往往就是分中产者的羹。因此,中产应该成为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但西方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下降,福利体系的沉重负担都导致中产者不断向小民滑落,其力量渐弱,似乎已经无力阻止很多西方国家向右转的趋势。

西方的主要大国,可能除了德国外,都有向右转的趋势,德国可能对激进的政治还保有恐惧,同时经济依然良性,但其他国家的经济下滑,就业无力,纳粹化等都成为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小民们希望乱中取利,可却不知乱中受害最多的也是小民,可惜人的心理就是那样,只要有翻身的机会,可以让乱来的更猛烈些。不得不说,小民的道德往往是基于自我和自私的,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呢?

西方国家本来是世界稳定的基石,如果其集体向右转,那么全球的动荡与体系重构也可能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国际现象,对于正待崛起的国家而言相当不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