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海丰Marco
王海丰Marc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68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中国信息化十大趋势及解读

(2015-01-15 08:38:52)
分类: 产业类文章
2015年中国信息化十大趋势及解读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2015年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信息化周报联合发布“2015年中国信息化十大趋势”。

这十大趋势指:(1)光纤入户和4G应用大面积普及;(3)一批公共数据资源率先开放;(4)社群电商和微电商崛起;(5)互联网应用热点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领域;(6)大数据应用获突破进展;(7)智能工业涌现一批典型;(8)电子政务国产化有阶段进展;(9)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10)O2O业务模式成应用亮点

赛迪预测的十大趋势代表了未来一两年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趋势在战略角度为信息化企业得分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对于信息化企业而言,需要根据自身定位和业务特点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对趋势的解读也很难一致,这里我们尝试根据这些趋势的借鉴意义进行解读。

1、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进一步成熟,行业信息化需求呈现爆发趋势,有利于信息化企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企业和政府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需求往往是基于PC、移动端的网络信息呈现与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发布展示平台的需求将十分强劲,这也从浪潮、华为、联想等布局中国服务器市场可见一斑。那些在系统集成、网络建设、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积累的信息化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应积极推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并可以实现低成本快速的部署,才有可能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分得一定的份额。

2、利用行业优势,开发基于企业互联网的完整解决方案,将可能是信息化企业未来重要的业务方向
根据预测,互联网已经开始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发展,同时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在企业内部也开始呈现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发达国家分别提出了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我们在智慧油田、ERP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对于油气行业的熟悉度,客户对于新产品的信任度都较高,随着IT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信息化企业主要能力都集中在经营管理领域,但IT的应用已经不能仅仅对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应该和客户的专业信息采集、分析、控制等进行结合,打造独特的行业竞争力,真正可以深入到客户的生产一线,真正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客户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依托。无论是与生产的融合,还是通过互联网对接利益相关方,未来都可能成为我们建立更大的业务优势。

3、配合客户的信息战略,创新商业模式,把能力从IT领域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在新一波互联网浪潮下,传统企业纷纷触网,不断改善自己的IT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企业强大的跨界能力带来的竞争压力下,很多企业开始思考自己的信息战略。一些在信息化领域拥有多年的积累和很好的品牌优势的企业,很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与传统企业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双方可能会发现全新的商业模式,信息化企业将不仅仅作为建设方,而是通过股权等方式实现利益绑定与长期共享,进而跳入更广阔的产业领域,把项目收益变为长期运营收益。

4、以国产化为契机,在传统客户内部创造新的需求,通过合作培育国产化产品的能力,为更大的成长空间打下基础
国家对国产化的调子定的很高,并且已经开始大力扶持相关的国产化软硬件厂商的发展,国产化在国有企业的应用将很可能是第一批,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提前布局自己的国产化产品体系。但很多信息化企业从头建立自己的国产化产品体系比较困难,可考虑收购、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产品的储备,并且可根据国产化,逐步加大对产品的控制力度和应用性改造。虽然国产化将成为一个趋势,但我们最好还是以小的投入撬动更大资源的方式加强合作,实现与相关企业的共赢,才可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关收益。

5、智慧城市建设开始铺开,信息化企业有必要加大在此领域的布局力度,大力拓展智慧城市业务
智慧城市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作为未来很可能快速增长的一块产业领域,相关信息化企业需要加快布局。在此过程中,应该突出自己的核心优势,不追求全面,但应追求专业化,突破机会,以项目带动业务,通过一些具体的集成、信息化切入,逐步向专业性、综合性的智慧城市服务商转变,以点带面,避开政府条块划分带来的业务难度。

6、找准定位,加快在云服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战略布局,在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在预测的趋势中,云服务、移动、大数据等已经不再作为一个概念分析,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多个发展趋势之中,可见这些新技术已经全面向应用端发展。在这些方面,信息化企业必须加快布局的速度,必须把原来的概念向产品化、案例化的方向推进,尤其要与我们的传统优势结合,既提升公司现有产品及方案的竞争力,也要为公司改造出更多新的产品及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