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创新
(2014-12-14 17:20:30)分类: 管理类文章 |
文化与创新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世界各地的创新中心,其基本特征一般是靠近优秀的理工科大学,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甚至于文化对创新而言更为重要。
美国的128号公路周边大学云集,如MIT、哈佛大学等,美国大力扶持128号公路周边形成创新氛围。虽然效果明显,但与其后崛起的硅谷而言,128号公路难免相形见绌。硅谷附近虽然也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但相对而言,其创新要素的聚集似乎不如128号公路,可硅谷独特的文化氛围促使其在信息产业的大潮中发展迅猛。硅谷是美国的新开发世界,而128号公路则属于传统的工业区,也是北美殖民地发展雏形之地,其文化继承于英格兰的传统,美国大工业时代在此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硅谷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其传统就是冒险的,同时又孕出了平等自由的文化氛围,也许有些叛逆,但也容忍犯错和失败,这其实都是创新所需的文化特质。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很多人可能认为是中关村,但我认为深圳似乎更具生命力,其完全是在缺少科技基础的技术上发展创新。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学,但正是依靠创新的氛围,大量吸引创新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创新产业。
地区的文化取决于历史的演变与沉淀,对企业而言,文化也取决于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与信仰。企业组织的规模有限,往往具有法定权威,故其文化具有可塑性。
创新往往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但也属于最难实施和评估之处,有些企业反复强调创新却不见得有效果,可有的企业创新会不断涌现,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文化,文化特质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由于文化的概念比较宏大,对企业而言,必须把握住其关键要素,而这些文化要素不仅仅体现在软的方面,也需要通过制度、流程等硬的方面来承载。对于追求创新的企业而言,应重点把握下面的关键要素。
首先,组织应该是开放的。开放性要求组织可以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每个人都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担心自己受到报复与排挤。开放性的基础在于信任,只有信任才有可能构建互相促进的合作模式,这样资源才会在组织中快速流程,在流动中实现增值。
第二,组织应该是进取的。进取取决于参与与激励,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公司各项事务,并共享公司的目标愿景。同时,这种参与应该是主动的,员工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工作之中,这种状态取决于对员工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成就感的激励。一种进取的文化需要不断的外部刺激来保持,一次也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政策和相关的战略部署。
第三,适度的竞争与冲突。内部竞争会产生冲突,但适度的竞争与冲突是有益的,有利于组织维持在一定的兴奋水平。但冲突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因此有益的冲突在开放、进取的氛围内才会发挥效力,否则可能为组织带来混乱。
最后,在于对风险的态度。创新型的文化往往是鼓励承担风险的文化,也就是一种容忍失败的文化。对风险的偏好其实就是一种进取的体现,风险很可能会带来失败,更关键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失败不是带来退缩,而是激励再战。
文化对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我们考察的仅仅是组织环境的一个变量,创新还与很多环境因素相关,如等级森严的纵向垂直关系、低效的横向沟通、单向流动的命令流、技术自卑心理、财务体系缺乏弹性等,都会对创新起到抑制作用。
文化会形成一种组织规则,这种规则可以对创新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规则往往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实施和规划起来比较困难,对于那些继承了一些特定行业与企业文化基因的公司而言,大多数都会对创新不利。总之,真正可以促进创新的文化,需要植根于自身业务特点及更博大的管理艺术。
前一篇:多元化如何侵蚀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