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运营结合的趋势
(2014-10-28 23:06:32)分类: 产业类文章 |
信息化与运营结合的趋势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无论对企业还是政府而言,IT信息化都是大额投资,很多企业会分多年投入,以摊薄每年的投入额。随着信息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信息化变得越来越理性,希望享受信息化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信息化投入。
同时,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度增加,信息化的复杂度也在增加,企业对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支撑能力有限,希望可以获得更有效率的信息化服务,这样,专业的运维外包出现了。对于企业而言,在资产轻量化的战略趋势下,企业希望进一步减少资产额度,希望从获得信息服务,但又不必自由信息资产。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这种需要也成为了现实,企业的很多信息化需求和应用可以放在网上,而网络资源则可实现集中管理,云计算模式的出现将会大大加快这种应用的进程。
在政府领域,有成熟的工程建设模式,其为了减少前期投入与运营风险,往往采用BOT的方式推进大型市政工程建设。政府在信息化实施中,也希望实现这种建设、运营后移交的方式,并且希望信息化服务商可以提供大额的前期资金投入。
无论是政府信息化的这种现实需求,还是IT服务向云端迁移的趋势,都使得信息化服务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业务挑战。从竞争的角度看,传统的信息化服务企业主要靠专业服务和项目运作发展业务,由于专业化要求,以及项目业务的波动性,其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并且随着产品的发展,甚至是依托客户或某个项目都可能造成大型IT企业的分裂或新创业公司的兴起。
新模式下,对IT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资本能力,在业务的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自然,这种建设可以利用外部的资金,但这就需要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也就是说,新得业务模式将倒逼信息化服务企业从智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并重的方向转变。资本运营能力将成为很多信息化服务企业必须重点打造的能力,否则其可能被其他强势企业整合,或地位将向信息化产业链的下端逐步转移。
再有就是随着企业和政府把信息化服务外包,信息化服务企业不仅仅能够实现建设,还要有对信息化设施的运营能力。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很多信息化设施将不可能为单一客户独享,而是大量客户共用。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获得客户的问题,这往往并不需要建设实施能力,更多的是市场营销和服务体验,这也与传统信息化服务企业的能力并不吻合。第二是如何实现服务增值的问题,因为有些可能可能需要其选择的服务,可能需要更多的增值内容。同时,一些客户主导的,如果具有公共性,客户希望IT系统的运营企业不仅仅为其提供服务,也可为其相关者提供服务,政府一般具有这种特点。
我们看到,未来的信息化将不仅仅体现在建设和运维上,必然会逐步发展成为运营思维,这种运营的两方面缺一不可,初期最关键在于资本运营,后期则重点在于服务运营。资本运营可以为系统建设、升级提供资金来源,可以快速构建业务能力,也需要给予资本方合理回报,建立退出机制,同时也为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拓展引入相关资源。服务运营不仅仅体现在通过信息系统为客户服务之上,还体现在服务能力的扩展性,当然,这种扩展性既可以是整合资源形成平台,也可以是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运营的关键在于盈利性,可否以此盈利弥补相关的投入,同时也叫关注服务价值,只有有价值的服务才可能让客户认可,增加其转换成本。
总之,信息化与运营的结合时未来的一个趋势,无论从投资、技术、服务等角度都是如此,这需要信息化服务企业把视野从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