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正果人生金箍棒紧箍咒 |
分类: 心理类文章 |
棒子与箍子:悟空的人生呓语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对于孙悟空而言,“金箍棒”还有“紧箍咒”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我们从表面上看,金箍棒让孙悟空打出了一片天地,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够美好。而紧箍咒却箍住了孙悟空的野性,最终让他修成了正果。似乎这么简单吗?如果孙悟空没有金箍棒,其实也就不太可能有这个紧箍咒了,也许永远也没有正果这回事。但谁又说得清楚呢,也许和猴子们在花果山玩耍不失也是一种正果。
孙悟空因天地而生,但初生的他还是潦倒的,无论是经营花果山,还是寻师学艺,孙悟空并没有什么潇洒的地方。但自从孙悟空学艺归来,拿到了金箍棒和黄金甲,其顿时威风八面,甚至天上的神仙都要来请。可天上的神仙就那么入孙悟空的眼吗?非也,仗着一猴一棒打到凌霄宝殿,感把玉帝拉下宝座。
无疑,有金箍棒的孙悟空是威风的,但这种威风也许只剩下了张扬,最后的结果也不那么美好,当官当成了弼马温,造反造成了五指山的底座。
可见,孙悟空虽然有一个好棒子,但太过依赖这么个东西很容易把路越走越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了某种仰仗后,往往就太依赖,如太依赖所谓的父母,变成一种偏执,结果可能是坑爹的。对于组织而言,太依赖某种所谓成功的能力(或者核心竞争力)结果往往是爬在这个能力上睡大觉,最后创新者将会抢走自己的饭碗。
紧箍咒无疑是孙悟空不喜欢的,但这个箍子却可以规范孙悟空的行为,这不,还有唐僧这个世之楷模在旁边循循善诱,并时不时拉紧这个箍子。拥有箍子的孙悟空,他的棒子也不灵了,妖怪们都打不过了,还要那些曾经在他棒子下抱头鼠窜的家伙来帮忙。可见,这个箍子让孙悟空的能力着实下降了,但也许更符合正道了吧。这不,磕磕绊绊走过十万八千里(其实一个筋斗云就到了)才这么修成了正果。
其实,对于人生而言,棒子和箍子也许并不矛盾,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生方式,这种方式都可能是一种成功的方式。首先,少年狂并非坏事,虽然我们要教导,但如果没有少年狂,哪能踏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呢?我们看看那些个伟大人物,哪一个在少年时代就唯唯诺诺呢?大多是惹是生非或抱定不一般的志向。我们再看看那些成功者,大多是在青年时期,或者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做出了别人侧目的举动,也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辞职下海,而新世纪则是互联网创业。只有颠覆者才可能是成功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颠覆者将逐步转变成稳健者,他们会给自己带上一个箍子,不让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逾越自己设定的范围。因为对个人而言,其责任与安全的需要更浓厚,对企业来说,有时颠覆可能是家底输光。这是会进入一个求稳的时刻。如何才能稳,下面有人托着才会稳,也就是要符合所谓的社会规范,让众多的人托着你,至少不是把你掀翻。这种境界的极致也许就是修成正果吧。
当然,任何时候都会有对所谓正果不屑一顾的人,在他们眼中有另外一种正果,他们的行为有可能难于融于世俗,但也不一定有什么问题,因为世俗也开始了多元化,也许你的另类也正有一批人喜欢呢?但这毕竟不是一种安全的人生。但安全重要吗?活出个性是否也是一种精彩呢?
孙悟空也许正是印证了这么一种人生的轨迹,狂妄的少年,有了一点依仗,就敢于挑战权威。最后还是被权威压制下去了,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当然,权威往往又是仁慈的,给予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还给了一个保护道德楷模,在道德楷模身边聆听教育的机会,最终修成了正果,成为如来手下的一个佛。
这是一个传统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颠覆,甚至是毫无畏惧的颠覆,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孙悟空有颠覆能力,但却没有颠覆成功,未来的成就无非是如来下面的一个佛而已,而如来的下面又何止千万的佛呢?所以,如果真正想成为如来,超越如来,还是要趁年轻的时候去癫狂,只有癫狂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企业家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名言,政治家有病夫治国的特例,所以说,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有资本的时候还是要癫狂一把,不要一上来就是现有秩序的遵守着,做一个搅局者才可能布下自己的局。
所以说,有棒子你就去敲,有箍子你就老老实实的呆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