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智慧城市的机会
(2014-03-25 17:44:19)
标签:
it |
分类: 城市类文章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智慧城市的机会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在近期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规划》提出了网络信息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六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
其实智慧城市的概念早已过了普及阶段,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布的两批193个国家智慧城市的试点中,共计涉及重点项目近2600个。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核心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重视不足。
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后,相信各地政府将更加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这不仅仅是一种政策的利好,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近十年主要走的是粗放扩张的道路,各级城市的规模都比十年期大大增加,程式化的比例不断提升。随着城市建设热潮的逐步减弱,城市规模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有序发展期。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有重点,有方向,必然会从原来的全面发展阶段过渡到重点发展阶段。同时,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房子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要包括一系列的师承服务与配套体系。
智慧城市归根结底是城市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因此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宜居度十分重要。在我们经过高速的城市建设期之后,对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各地引入智慧城市理念,加大相关的投入和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趋势。
如果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前期收益的主要是地产商,那么未来则主要是城市服务的提供商,其中智慧城市提供商处于很基础和关键的位置,其产品与方案的实施完全可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民生目标的实现。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六个方向,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职能监控设备、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都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应该说,在智慧城市领域,国内很多IT企业已经积累多年,甚至有的企业完全把宝压在了智慧城市建设上,要瓜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这块蛋糕。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虽然概念很热,但基本处于叫好不叫座的阶段,大规模的投资和效益的长期化、社会化导致很多地方政府无力投入智慧城市建设。相信随着中国城镇发展的转型,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必然掀起一波高潮,而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那些积累了多年,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企业。
总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智慧城市建设打开了机会窗口,至于这个窗口有多大,内涵有多深,还要看后续的发展,但无疑现在是进入该领域的好时机。
前一篇: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景会否更糟?
后一篇:城镇化的重点可能并不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