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细化与简化
(2013-02-28 22:50:29)分类: 管理类文章 |
绩效考核的细化与简化
作者:王海丰
最近在进行一项绩效管理咨询项目的时候,与客户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在拟定子公司及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出现了理念性的分歧。对接的客户是企业管理部的负责人,他认为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应该与年度工作计划结合起来,把尽可能多的年度计划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我认为,绩效考核,尤其是对子公司和部门的考核,考核周期是半年和全年,那么其考核指标应尽量简洁,尽量采用综合评价类指标。我认为,应该尽可能量化,建议子公司以财务指标为主,并且指标也就是五六项。
在我帮助企业设计完绩效考核指标后,他们又在我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结果是每个子公司及部门都有二十几个指标,自然的,单项指标的分数就变得很少。我认为,这样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会大大降低每个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力度,也就是说各个指标都被稀释,都变得不重要,没有把重点的指标突出出来。同时,有些只是日常工作,不是关键绩效的影响指标。再加上虽然编制的是年度计划,但对于重点工作的估计往往停留在上半年,反而下半年重点工作的内容很少,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指标集中在上半年完成,那么作为全年目标就减少了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日常工作、管理效率提升等,我认为不可能再年初八全年的工作条目都会预计到,反而应该根据环境变化,对工作内容与工作重点随时进行调整,那么我们如果对这些内容考核,不应该是条目式的,而应该设计综合性指标。这类综合性指标,主要是对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或者依托于其上级部门的工作计划与指导性意见。如我们可能会要求规范管理,编制一些管理制度,但不宜把这三五个管理制度作为考核的重点,因为这种估计往往是基于当前的时点,以后则可能出现更多的制度项目。这样,这种评估最好是综合性的,如对管理效率评估,或者对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事后评价。这种事后评价可能依托于每个季度制度建设计划的推进情况,而非年初制定的几个制度条目。
当然,对于管理手段比较匮乏的企业而言,其也倾向于把目标考核过度细化,把考核指标变成日常工作,这样也就有了推进日常工作的一个手段。这也就是企业管理部为何强调要细化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原因。
我推崇的简化原则其实与客户最高领导是一致的,也体现了一种成熟企业的管理模式,但在该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这种简化可能遇到了更多的阻力。我想,随着集团管理体系逐步顺畅,其必然走上简化绩效考核的轨迹上来。也许这红细化绩效考核,也是在实施绩效考核初期的一种模糊化,把绩效考核作为年度工作计划的一种延伸。由于加入了太多无法定量的指标,考核的结果必然具有平均化趋势,难于拉开差距,但这何尝不是企业在刚开始实施绩效考核时希望的一种效果呢?随着绩效考核的深入,业绩理念深入人心,才可能让绩效考核发挥更大的效力,也就是具有更大的区分度。
因此,绩效考核的细化和简化也许不能一概而论,会与企业的发展阶段高度相关。不过,从管理的监督来看,我还是建议企业管理部在子公司和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上尽量简化,而把细化的功夫放在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日常考核之上,这样才可能真正细化出工作规律,找到提升业务与管理效率的路径。
前一篇:个人心理、行为与理论的局限
后一篇: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纯公共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