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略规划的几个层次与选择问题

(2012-12-23 23:08:29)
标签:

杂谈

分类: 管理类文章
战略规划的几个层次与选择问题

作者:王海丰

XX集团计划推进战略咨询工作,也多次希望我提出建议。我在这里对这种战略咨询的安排提一些看法,也便于XX集团战略咨询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对集团战略规划的初步理解

XX集团战略规划工作由集团高层和企业主管部门提出,希望可以拟定一个高标准,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规划。

仅仅从高标准、国际化这样的要求看,如果仅仅简单理解,最好就是聘请一家国际级的管理咨询公司战略规划的咨询,以便拟定出集团的战略。但这会花费比较高的成本,重要的问题是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因为对于XX集团而言,由于具有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受到的制肘很多,与西方纯市场经济的体制并不相同。而战略往往是贯通业务与管理,管理是业务的基础,没有管理就没有业务,没有业务也就没有战略。

所以,我认为XX集团不能简单这样解决战略规划问题,必须要深入挖掘集团的战略需求,并找到一条适合于集团战略规划咨询的路径。

二、战略规划的两个层次

我认为,其实战略规划有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也适合不同类型的企业。

(一)专业型战略规划

第一个层次,是一种专业化的战略规划。其的第一出发点在于行业、区域的特征、发展趋势,所谓找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大趋势。这种大趋势往往需要专业的行业数据支持,并拟合出行业的增长曲线,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在这种预测之下,设计企业自身的定位于产品特点,提出自身发展的目标,这也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配合这种战略目标,则是组织、营销、供应链、职能管理等各方面的不断优化。

这种战略规划往往适合于业务比较稳定,竞争激烈,且随着产品趋同化,创新十分困难,往往就是活的一个行业平均发展速度。再有就是企业的结构稳定,包括组织、人员、管理等都相对成熟,并且提出战略目标后,各项资源可以在企业内部或市场上比较容易的找到匹配物。简单说,就是行业成熟、企业成熟才倾向于采用这种战略规划模式。

(二)引导型战略规划

另外一种战略规划的模式就是引导型战略规划,这种战略规划往往在于感性判断行业趋势,并没有丰富的数据支撑。并且这种规划模式往往追求简洁,追求一种感染力,而非严密的逻辑推理。

因此,这种战略规划在分析行业特征,找到行业成功要素后,关键在于研究企业的战略使命和愿景,也就是帮助企业找到一个符合行业、企业特征的战略定位,描绘出具有振奋精神的战略蓝图。这种定位与蓝图往往归结于一句到一段的简练、口号式的文字。至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管理匹配则主要是在主观愿望层面进行配备,当前并不具有太大的可操作性。

这种战略规划主要是因为行业不确定性太大,或者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并不能简单以逻辑推理进行战略设计。同时,这种战略规划并非一定要分解和落实到几年的经营计划之上,因为很多企业很难有这样准确的计划安排。

这种战略规划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一种方向的指引与鼓舞,为企业指明方向,具体行动则需要企业逐步去实现。这种指明方向还承担着文化的鼓舞作用,也就是需要用这种方向振奋企业的士气,提高企业前进的动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三)两个层次战略的关系

其实,第一个层次的“专业型战略规划”完全可以涵盖“引导型战略规划”,但我为什么还要划分这样的层次呢?主要在于,“引导型战略规划”与中国很多企业的特定特征相结合,可以让企业正确认识战略规划,并可以节约规划的成本。

同时,从咨询的角度看,很多咨询公司善于做出“专业型战略规划”,并不擅长“引导型战略规划”,因为专业型战略规划来源于逻辑推导,基于行业趋势,这种数据几乎完美到无法辩驳,但行业和企业的关联度有多高,尤其是增长率方面的关联,我很难轻易下结论。

而企业家却往往善于做出“引导型战略规划”,其提出了战略目标后,注重的是目标对企业的引导作用。企业家把这种战略其实作为了文化,作为了凝聚士气的蓝图。

至于这两个层次的战略规划哪一个更适合企业,则与企业的特征和战略规划的目的高度相关。

三、对XX集团战略规划咨询的建议

根据我对XX集团战略规划的理解,我认为XX集团并不具有编制一个“专业型战略规划”的基础条件,因为企业组织与管理、主管部门等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没有编制“专业型战略规划”的基础。并且受到这种束缚,也导致企业能力限制了战略目标设想的展开,让规划编制者往往畏首畏尾,不能编制出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因此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梳理XX集团战略规划咨询工作及战略规划编制的问题。

(一)XX集团专项战略研究工作

为了体现规划的高起点和国际视野,可以脱离开XX集团目前内部业务和管理能力较低的现实,启动专项战略研究工作。这种专项研究主要聚焦集团的战略业务,一更广阔的视野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应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地产与休闲经济结合的领域,也就是说要研究好区域如何开发的好,如何与地产、休闲经济的大环境相关,又与区域的开发相关。这种研究可以不必过多虑及XX集团自身能力问题,而是关键要通过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能够把区域产业定位与未来开发获益等的规律、发展建议理清。

其二是园区与旅游经济结合的领域,也就是说要研究好园区如何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并要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活集团在这个领域的资源与机会。

当然,根据集团的业务特征,也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专项研究工作。

(二)XX集团战略能力梳理与战略整合工作

进行专项战略研究的同时,XX集团应该聘请一家具有丰富战略管理咨询经验的咨询公司,进入企业,关键在于对现有业务进行梳理,对企业管理进行梳理,了解企业业务与管理的现状。

由于做战略咨询的公司不可能对所有行业都有所积累,但他们去阅读和理解集团进行的各种专项战略研究毫无问题,那么就可以把内外部的各种趋势和设想结合起来,帮助企业提出既有规范化,又符合产业趋势,又贴合企业实际的战略规划。

这样企业也就可以在战略规划的各个方面获得较好的咨询支持。尤其是完成了三个方面的战略设想。其一是集团战略,这需要根据行业、趋势、产品等方面进行设计;其二是竞争战略,是基于竞争、基于现有业务模式的一种策略研究;其三是职能战略,这是与集团各职能体系的现状和管理能力提升相结合的。

四、关于XX集团战略深化的两个理解

由于集团提出了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与形象识别系统(CI)的关系问题,也希望可以在战略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也解决这两个问题。这里我对战略规划与二者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

因为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说是战略规划之下的事情,也就是战略规划其实只是一个总纲,至于企业各项工作也是在战略的指导下展开。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的扩展,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梳理。也就是在精神层面进一步阐释集团编制的战略规划,并提高团队凝聚力和价值观导向能力。

据此,企业文化也具有一套体系,最上面其实就是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其后则是核心价值观,在后面是所谓的理念,或者说附属价值观。这里理念就是根据类别不同划分的文化理念划分,用于规范各种行为,如管理理念、品牌理念等。最后,文化核心价值观还要落实到培训和行动之中,建立行为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因此,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先导,但绝不可能包括所有企业文化内容。必须要单独进行文化梳理工作。

(二)战略规划与企业形象识别(CI)系统

前面谈过战略规划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CI系统设计的前提。那么CI有什么呢?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视觉识别(VI)系统、理念识别(MI)系统、行为识别(BI)系统。其中VI主要是美术设计的问题,要把基本的战略理念要求融入到美术设计的元素之中,最终将形成企业标志、企业基本色、企业视觉识别的各种应用(标准色、名片、信封、信纸、手提袋、宣传设计等)。MI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理念层面,没有什么差异。而BI则是基本的理念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这既包括经营管理行为,也包括员工日常行为,这与行为文化有很大的交集。

因此,这就把CI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一是会平面设计的设计公司,另外则主要是企业文化的专业范畴。由于这两个领域格格不入,很多时候并不能把整个CI设计交给一家,往往是VI交给一家设计机构,理念类交给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类企业。

(三)咨询结果的设计

为了完成企业文化和CI工作,我建议还是要找到专业性强的两家公司共同进行。一般是先理念再视觉识别设计。也就是说,XX集团在发布战略规划咨询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两个专门的公司做企业文化与CI(主要VI)工作。

五、咨询工作建议

根据前述说明,我认为,集团最好能能够首先进行战略课题研究,其后则是战略整合工作。同时,聘请相关的机构做好企业文化和CI设计的工作。这既与集团现状结合起来,又把各项工作分解清晰,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