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腐是对家庭的自我摧残

(2015-06-17 01:09:35)
标签:

时评

《爸爸您去哪儿了》

反腐教材

廉政建设

分类: 灯下漫笔

                 贪腐是对家庭的自我摧残
                           
 微电影《爸爸,您去哪儿了》的一个镜头

 

据北京晨报报道,苏州市吴江区某公司人事科一女职员,利用工作之便吃空饷,四年內侵吞了72万元工资,在企图出境跑路时被警方抓了起来,她的家人正在积极筹款退赃,为其创造条件争取轻判。

    说到贪污受贿,许多人习惯把它与官员联系起来。其实,各行各业但凡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的“大当家”也好“小管事”也罢,只要突破拒腐的思想防线,都有贪腐的便利和可能。若问这些窃取不义之财的贪腐者犯罪动机是什么,十有八九都会以为了提高家庭亲人生活质量为说词。在我看来,贪腐行为虽能为家人带来一时之快,但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大,这种建立在贪腐基础上的所谓幸福和梦想必将击得粉碎。

    日前看了大丰市纪委拍摄的一部廉政教育微电影《爸爸,您去哪儿了》,留给我的印象是,贪腐不仅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也给自己的家人带来打击和伤害。故事主人公李健“为让两个儿子将来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从一张购物卡开始收起,越收心越贪。随着李健受贿事发被调查、判刑,他的家庭顿时散了架:年迈老母受刺激突发脑溢血身亡,妻子为退赃还钱不得不远去外省打工,白发老父一个人带两个孙子当爹又当娘,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无心念书成天找爸爸,甚至省下买肉包的钱作路费出城寻找。贪腐害人害已害孩子!

    如果说电影有创作的成份,我倒想说一件实在的身边事。昔年一同事本在清水衙门里坐机关,后来到一家国企当质检科长。不料,掌权未过两年染上贪腐,换来三年牢狱之灾。出来后工作丢了,东飘西荡,最后神秘失踪多年不知去向,倒是有一个消息很确切:此人的妻子在企业改制中下了岗,失去生活来源后不得不找依靠,现在竟然和一个三轮车夫同居在一起。多有才能的一个人,多好的一个家,不贪腐何至于此?

    前天本约好与一位当老板的朋友晚上小聚的,傍晚他说临时有事了。啥事呢,常年与他们企业有合作关系的某公司销售部门被“打点”惯了,如今老管事刚挪了位,新管事收到“打点费”后没带上老主管分,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只得请“打点单位”出面协调分赃。明目张胆啊,许多人贪腐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客观地说,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倶坏的,毒草也有它的生长条件。有些贪腐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贪,往往是家庭环境促使其蜕化变质。譬如妻子不贤,处处要显摆,今年要买大房子,明年要换好车子,不满足其要求就没完没了地闹腾得不得安宁,或者索性自己收下贿金逼着丈夫去为人家办事。又如子女闯祸,干出个飚车撞人、跑项目揽工程转手倒卖之类的勾当,逼着老子受贿砸钱摆平,或拿原则去做交易。因此,那些手握权力或有工作便利的人,拒腐蚀永不沾需要有很强的思想定力,否则极易走进“亲人逼着贪腐——贪腐连累亲人”怪圏。

    有感于上述见闻与思考,写下这篇短文,意在借助新浪平台,提醒有各种工作特权的网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贪腐损人亦害己,为了你和家庭的幸福,请廉洁自律远离贪腐!

            

           本文被新浪网选发在草根名博首页(2015.06.17)      选稿老师:笑靥贪腐是对家庭的自我摧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