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友人们
——献给“地产神仙派”成立一周年
题记: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在听《Blowing in the
Wind》,歌者是Joan
Baez,著名的美国民谣歌后。歌中来自乡村音乐的轻快节奏,让我能够在忙碌之间有了些舒缓与流畅。没有开灯,点上刚刚同事送给我的蜡烛,烛火跳跃的同时,还有些香气散发出来。偶尔手臂移动带来些空气的流动,那火光摇曳。
又是好久没有写东西了。
最近来来回回,频繁飞行在北京与南宁之间,再加上“几过家门而不入”,对于父母的惦念有些加剧,而且体力也有些透支。昨天从晚上11点一直睡到今天下午2点,总算睡了一个“透”觉。
起来上网,看到新浪房产频道上登出了庆祝“地产神仙派”成立一周年的专题,很是感动。
回想一下,自己跟这个群体的友人们都认识一年多了。时间过得好快。
下午到公司的时候,接受了《中国房地产报》的电话采访,问的问题也是关于“神仙派”和博客圈文化。
突然想想,自己也该送上些什么,来祝福这个圈子,这群人们,和这份情意……
马越:大侠与神仙

一年前,与马越还是陌生人,连他的博客都很少知道。
一年后,与马越不再陌生,一点一滴,很多交往的细节都知道与铭记。
在“神仙派”这个群体里,或者在其他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丫头”。只有在写字的时候,才偶尔流露出自己的感性与细腻。这,或许是事业的需要,或许是自己想掩饰孤寂所带来的伤感吧。
其实,跟马越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很少。但只要坐在一起,他是个很好的听者。不经意间便会被他的细致与责任,更加还有“爷们儿”特有的仗义所感染。于是,自然也就表现得本真——那女子特有的弱势与阴柔,甚至是埋藏在心里的忧郁,如被烤化了的cheese(中文好像是“乳酪”的意思,本人实在对一些英文的中文译法不太熟悉,请谅解),慢慢地,慢慢地,渗透出体外。
马越,现任北京金华星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担任过北京金成华房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保利(北京)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地产神仙派”发起人之一。
嬉笑怒骂,仗义行侠,所有人都习惯叫他“马大侠”。他对派里的每个人都关心如兄弟姐妹。在整个群体里,马越除了创始人之一的身份,更像一位兄长,如一只鹏鸟——停留的时候,宽大的翅膀环抱着你;高飞的时候,坚实的脊背承载着你;危机的时候,关切的目光注视着你……那羽毛厚实而亲切,暖暖的……
记得年初的时候,我和一个女友开车,继续2006年初没有走完的“丝绸古路”的寻访。
到了甘肃境内,正好遇上罕见的风沙,人车被困在路上,油料耗尽,我们只能瑟瑟地蜷缩在车厢里。幸好遇到好心人的帮助,才辗转到了敦煌。夜宿月牙泉,本应是惬意的事情。可路途的艰辛,还有月牙泉被人迹与污染的淹没,让我感到孤独与悲哀。
进了酒店,洗了澡,上了网,看见马越在线。顿时,无名的亲切与思念涌进了身体,像一股股的浪头。
现在依然清楚记得,当时他还跟我对诗,算是一种佳节将至的“风雅”,更多还是让我这个路途上的人以更好的心情继续前行。
记得另外一个场景——车子行至喀什周边,抛锚,直到晚上才修好。于是,一贯患有“夜盲症”的我只能深夜开车赶往喀什城中。
电话铃响了,是马越:“你到哪里了?”
“还在开车,今天争取赶到喀什,过两天还得飞到东莞开会,所以今天只能赶夜路了。”
“那我不打电话了,你小心开车,一个女孩子家,注意点……”
放下手机,挂着依稀油渍的脸上滑过了两行泪水。不知为何流泪,因为艰辛,劳累,还是友人远方的惦念?我无从确实。
写文章之前,想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找到马越的照片,可很少。于是,访问了他的博客。照片没有找到,倒是静静地翻看了他博客的大部分文章。那些文字或是严谨专业,或是观察入微。也许这就是马越最鲜活的照片吧——一个细腻、感性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