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岁,祝福你!
——寄语“地产神仙派”成立周年
今天一天在外面,回到公司,开会完了,屋外的天空已经变成了夜幕特有的黑色。推开窗,便看见一栋栋高楼上的霓虹亮起。有一栋楼的尖形楼顶被紫色的灯照得像水晶,幽幽地,很是神秘与淡定。多美,眼前的夜景。
我倚着窗,深呼吸,肺腑里充斥了小城湿润的空气。这自然的风要比冷气机里抽出的凉气舒服很多,不是吗?
我属于一个反应很“迟钝”的人,对于周遭一些情形的感知几近一种麻木,更不用提什么追求流行。
周日的时候,才在电视里第一次看到流行了好久的一部片子《第601个电话》。
看着看着片子(不,应该说是电视),我被里面的情节所感染,有些想哭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近些年很容易被一些事情感动。我发现,我很容易“动容”与“感动”,或者说更容易“知足”了。
南宁、北京,一个是我的发奋之地,一个是我的生长之土,看来我很难作出选择与取舍。于是,每次回北京,心里担心着南宁;每次离开北京,又恋恋不舍着北京。
记得我刚刚来到南宁的时候,很多人都好奇:一个北京人,干吗放着首都不呆,来南宁?是不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
于是,在南宁没有任何依靠和指望的我有意无意向我周遭的人们讲述着我在北京的朋友和关系,就跟一个垂暮老人跟孩子回忆自己的“当年勇”一样,似乎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资本。可回应的却是太多的坎坷和无奈。
记得2006年2月吧,冯仑来南宁,当他告诉我离开南宁去北海的时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你的这次到来,给我最大的安慰是让我这个身在南宁的异乡人听到了一句乡音,感受到了一种乡情……”
是啊,叶子飘久了,需要支撑和支持。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神仙派”。想一想,顿时心里便暖暖的。
不记得是哪一次回北京见的神仙派的朋友,只是记得那次是马越过生日。然后第二次是雷越姝过生日,再下一次好像是北晚领奖了吧……实在记不清楚了。
真快,转眼一年了。
跟黄玺庆同志认识三年有余,自然不必再提,倒是清楚地记得跟神仙派里第一个搭话的,是杨乐渝。因为他写了黄玺庆一篇非常传神的文章,里面形容“黄大仙”下山接MM的场景,惟妙惟肖,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于是,我也兴起,接了一篇文章。然后在杨乐渝的博客上留了我的MSN。开始,我并不知眼前的“杨大师”何许人也,后来黄玺庆告诉我,他是远洋集团鼎鼎有名的项目“远洋·光华国际”的老总。这时,我才肃然起敬。
再然后,就是跟“马大侠”(马越)、姜炜、王哲。加王哲MSN的时候,王哲居然以为我的MSN是恶意小广告,义无反顾拉进黑名单。后来经过我的执着“追求”,他才加我为好友。但,上来第一句话便问:“你是哪个报纸的记者?”(我当时真恨不得拿办公桌上的任意一件东西砸他!)
至于蔡蔡(蔡照明),好像是我在王哲那里骗来的联系方式,然后就认识了。以后,便以“蔡蔡”相称……
此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很多关于“神仙”们的细节都记忆忧新,就跟两个人谈恋爱一样。
前不久,我和一些广西的开发商一起参加了一个商业地产年会,同时想考察几个优秀项目。于是找到了赵秉杰和王哲。同时,还约访了杨乐渝和贾玉鹏,请他们来探讨商业地产的情况。我们考察安排在周日,一大早赵姐姐和王哲就在各自的项目等着,悉心讲解,照顾得体贴周到。王哲同志更是陪我们上上下下,在佳程广场转了个遍。

杨乐渝

贾玉鹏

王哲

赵秉杰
吃饭之后,王哲送我回家的路上,还在调侃:“咱之所以这么卖力气,是为了向广西开发商好好展现一下咱北京的房地产项目啊。再说,也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没有‘娘家人’,欺负你啊!”
虽说调侃,但那刹那间,我感觉到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无论我什么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需要温暖的时候,需要支撑的时候,他们不求回报地站在我的背后,真的是我的“娘家人”。除了嘻笑打闹,在这群地产“神仙”中总是能感受到种种的帮助和温暖。还记得我开车在新疆的路上,接到了马越的电话:“这么晚了,还在开车?女孩子走夜路,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时,我哭了。
写了这么多,我想还是不要单单只送给神仙派一周岁吧,送给所有我北京的朋友们——那些时隔数年,依然亲切的和那些新近认识,一见如故的。谢谢你们!也希望我们的情感如陈年的美酒,甘醇……
(鸣谢:《新地产·广西》摄影
黄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