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感触 |
泰坦尼克与黄金甲
本来想早早睡下,于是躺在床上抱着笔记本,常规性地浏览着网络上的资讯和“地产神仙派”各位神仙的博客。偶然看到了杨乐渝的文章,《人类一思考,大片就发笑》。随着鼠标的滚动,原本的浏览成了细品,原来的带过成了反复阅读数遍。
陡然,心变得沉重起来,如强震中墙体的撼动。这种触动与震撼,其一,源于杨大仙真挚淋漓的文字的感染;其二,千把字的文章似一个药引,引发了最近事业与生活的种种压力和不顺的迸发,还有许许多多的关于事业、人生和未来的自省与思考。
一月的南方小城,已经显现了潮湿和寒冷。放下手中的电脑,打开灯,不禁打了个寒战。于是,披上衣服,下床,来回踱着步子。不经意间,发现了戒除已久的香烟盒子,墨绿而修长,上面大大的“MORE”的字样。盒子上落满了灰尘,躺在角落里。不由自主地抽出一支,想点燃(以前的习惯:香烟的燃起,往往是压抑与沉重的信号)。却想起了朋友前一段时间还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习惯不好。”于是,遵守了对他的承诺,把整盒烟草丢进了垃圾桶。
在思考与压力的时候,还习惯开车去旅行。至少,在这个城市里走走。
看了看表,还不是很晚。于是穿了外套,下楼发动汽车。因为夜盲症越来越厉害,所以车速并不很快。
车很快到了城市中央的一座山岗。虽然已是夜晚,但还是能看见许多情侣在此亲昵。将车子开上山顶,下车走上几步,便是观景台。山下的灯火绚烂与天空的繁星,很美。
倚着栏杆,想起了《夜宴》里的台词:“你连最笨拙的表演都不会。你将你的悲伤、仇恨、不甘、疑问和彷徨,统统写在你的脸上。你让杀身之祸如影随形!说什么戴着面具的表演是最高境界的表演,最高境界的表演,是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
这句婉后对太子无鸾说的台词原本是自己推崇的。现在想想,恰恰大不应该推崇:如果人人都达到了戏中所说的“最高境界”,那么尤其自己最为亲近的人,怎么样才能分清楚你何时在演戏,何时是真情呢?那些想走近的知己与爱人,会不会因为这种担心和疑惑不敢走近或者渐渐远离呢?
此时让我想起了一个新近结识的朋友。他原本与我攀谈甚欢,但最近忽然言语客套,日渐疏远。虽说人之交往须顺其自然。但,人生百年,能够交得一个记挂心中,倾诉肺腑的人,实在不是易事,还是希望能持续。
于是思考良久,不得其解,只能猜测:可能我这个女人过于强势。但,总是觉得朋友属于大度包容的类型,不会如此计较,似乎以上的猜想有些牵强。
今晚倒是得了些稍显深刻的感悟(或许没有悟对,但还是借着这个例子说个道理吧)——
的确,社会的竞争与压力让我们学会了业务之间的应酬和寒暄,学会了为了目的的走近。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无可厚非。似乎为了迎合当今社会这样的口味,揭示人性的赤裸,于是产生了《黄金甲》、《无极》、《夜宴》这样的大片。但,恰恰是在这个社会,人性越是自私和赤裸,就越是需要《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人公相爱时的纯净,对你身边值得珍惜的人与事保留一块净土、一份真挚。
有了真挚还不够,还要通过正确的方式付诸行动,让对方感知你的真挚的存在。如果表现方式,表达手段不得当,总是有意无意地显露功利之态,那些你需要真心对待的人,或者很想去爱你、走近你的人,便会感知不到你的真挚与真心。甚至会误会你存在功利的目的。
自己便犯了这样的错误——真心与真挚存于心底,但没有正确的表现与表达。这样往往造成了“失去”。似乎以往在工作与其他方面已经有过类似的失误,只是一直没有自知。
这时,电话铃响起。是一个寺院的小沙弥。他询问经常去陪老住持下棋吃斋的我为何久久不去了。他又告诉我,今天是老住持的寿诞。从小沙弥嘴里得知住持还没有休息,便马上过去看望。
见到老人的时候,自然首先问候与祝贺。他很高兴。
老住持是个得道高僧,精通医、易及为人之道。平日,老人便如一个长者,时常为我答疑解惑。于是,我说出了往日所困及今晚所感。之后,还不忘央求老人替我卜了一卦。
老住持掐算之后,并未马上道出结果。反问:“如果让你为那个友人许个心愿,你希望他怎样?”
我脱口而出:“官、财、禄均为身外之物,我只希望他平安。”
老人笑了:“你今天悟到的道理很正确——不论你与任何人相处,有真诚的心是不够的。距离的远近,是需要看你对待的方式与姿态。表现本真了,便能让人体会你的真挚,表现失真了,便产生反感与误会。贪、念、嗔、痴,往往人生最本真的便是平安度过。许了多少个心愿,不如希望他人安度时光。你这心愿许得朴实,且源自你的心头。你们的缘分还久着呢……”
离开寺院的路上,车载收音机里一档夜间栏目正在播放一首熟悉的歌,是《泰坦尼克号》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