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潜能”的爱情

(2006-12-05 17:15:11)
分类: 地产专业

“社区潜能”的爱情

 

前几天接受电视台的邀请,去做一个房地产论坛的嘉宾。直播现场,我们也谈到了类似“社区潜能”的话题。正好这几天,神仙派的各路“大仙”们都畅谈“社区潜能”,我也来凑个热闹。既然别人都谈的专业,那我就谈的通俗些。

从简易房、四合院,到单位分房,再到商品房,大型社区,随着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从无到有,产品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消费者消费观念和居住理念也不断地有所提高。买房子的人从“居者有其屋”的简单需求,到现在对房屋结构、居住环境、社区文化乃至居住理念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个性化需求。那么现在的消费者需要什么的居所才是满意的?开发商要怎么样才能营造出更加有前景的社区呢?是不是单一的在盖房子的时候,大落地窗、舒服的大卧室,社区绿化上多多地种花种草就是好呢?

不是!

首先,“社区”这个字眼就涵盖了“骨头”、“肉”还有流动于肉体里的“血液”三个概念。所谓的“骨头”,也就是一个项目的硬件设施,比如楼宇、房屋、绿化、园林、配套设施等等。“肉”么,是软件,指的是开发商、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小区的文化、氛围等等。至于这“血液”,虽然流动,但是整个社区的主体,也就是居住在这个社区里面的人和人组成的团体,比如业主委员会。所谓的“社区”,其实是物理硬件、软性服务和心理空间三个要素的集合体。那么要激发社区潜能,就要从这三个要素说起。

先说硬件设施。不管是房屋楼宇、绿化植被,还是其他一些公共设施,它们都构成了社区的物理空间。大部分房开商在做产品的时候,往往是依据自身的主观的资源,比如产品所在地势、项目成本利润等来做产品。像社区的安全性能,对于特殊的残障群体、老弱人群的便捷性等等因素,就没有人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予以考虑。也就是说,大部分开发商在产品研发阶段,没有对社区的物理空间进行充分地潜能挖掘。

血液有了顺畅的流动渠道和合理的流动架构,才能循序流通。所以,开发商们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考虑的要长远些,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应该事先对客户群体做出深入地调研分析,完善产品本身的规划与性质。我想,这样不单会为产品带来高附加值,还会为以后的居住环境奠定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使得社区的物理空间潜能逐渐得到激发与释放。

再说软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上了小车子,住进了大房子,反而邻里之间的交往少了,心里面有归属感的仅仅是自己的“小家”,而不是这个“大社区”,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充斥着人与人之间。恰恰是这种疏远与陌生,给人们的居住周遭留下了诸多不和谐的隐患,小到街坊吵架、走水失窃,大到道德意识的没落,甚至能引发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种种矛盾。

社区的物理空间为业主提供了居住、生活的基础设施,而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处,物业管理对整个社区的服务与互动,乃至开发商在产品规划时候的文化领域诉求等,构成了社区的软性环境,也就是社区的心理空间。社区的心理空间是一个社区更加长久的存在因素和精神核心。如一个人的精神和思想。如果没有了精神和思想的人,只不过是个躯壳罢了。

怎么样激发心理空间潜能呢?拿男女之间的情感话题做比喻吧。男人和女人谈恋爱,首先要事先做个初步了解。然后再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亲亲我我,再到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整个过程就是最大化地,持续长久地激发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情感潜能。社区心理空间的潜能如此——在产品研发阶段,开发方应该制定完善的保证各方权益的基础制度与良好的服务经营意识。而在产品实施阶段,社区的心理潜能又是一个不断积累、调节、包容和激发的过程。跟花一样,首先要知道自己养的花的习性和特质,然后再养。养花期间,要不断的培育、施肥、浇水,这样花才能从种子长出芽,直到开花。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虫子和病害,还要即使处理。也就是说,在社区的心理潜能释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和谐的,不符合规则的,就要及时调节,及时解决。不要怕有瑕疵,有瑕疵是正常。只要及时化腐朽为神奇就行了。

总之,社区潜能的激发是个循序渐进、意义深远、综合而立体的过程。像一场爱情,如小溪流水,需要磨合、探索和潜移默化。

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