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凯平

(2006-06-11 15:27:04)
分类: 楼市人物

金凯平

 

我与金凯平

 

天,下着雨。一个人,坐在沃顿酒店顶层的咖啡厅,下面是南湖。

看了看表,下午五点。金凯平的飞机应该已经起飞。

最近,世界杯的热闹渲染着整个小城,但丝毫没有激起我的心。

突然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因为友人的离开。手里的咖啡匙机械地搅动,眼睛望着远方的湖水,还有一只船。时不时地,还是会想起友人到南宁之前,自己心中的那种企盼,跟一个孩子样的高兴与亲切。

与这位墨尔本的地产商人的相识,已半年有余,进而结识了珍珍,金先生在墨尔本的助手。还有田华,一个直率的山东女孩。

这些都要感谢新浪博客,还有网络的发达——

第一次跟金先生通电话就聊了很久。那是个下午,我们聊中国的地产政策,聊他在澳洲的地产项目,聊他的新书《澳洲梦》。我告诉他:我的新书年底会在墨尔本做一个签售仪式。他很热情,详细问着我的行程和时间,告诉我,他会在墨尔本等待。

半年间,我们只能通过电话与博客频繁的联系着。半年后,我们相见在南宁,一个雨天。

田华先行到了南宁安排一切事务,她第一时间给了我电话。从田华E-mail给我的行程安排看,金先生的行程非常紧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接见,各个政府部门要组织研讨会,还要去考察楼盘……我不知道是否还会给我留下时间促膝长谈,是否还会那么平易与从容。

6号中午。“Phoenix,是我,金凯平。我刚刚上飞机,下午到吴圩机场,我们南宁见。”我忐忑地只是“嗯”了一声,随后便是开心的笑。晚上,市领导宴请间隙,金先生如约地给我打了平安到达的电话。

第二天早晨是《澳洲梦》的新闻发布会,下午是大学演讲。但10点钟,公司正好到开发商那里提案,我还有一个会要去工商局开。935,我看提案的准备差不多了,便借了朋友的车子,5分钟的时间赶到沃顿酒店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后来车子主人收到交通局的罚单,才知道我开车闯了红灯)。坐在后排,第一次,很真实地看到金先生。装束很是朴实,没有前后蜂拥的侍从,没有身价数亿的符号。只是整洁的外表,雅淡的谈吐告诉我:眼前的人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无奈,因为去工商局,只能短暂逗留几分钟,然后悄然离开。临走时,田华拉着我的手,叫了我的昵名。同是北方女孩的我们,心拉近了。

8号,是在政府大楼19层会议室举办的一个座谈会。建设局、土地局的官员都有参与讨论。开会前,金先生把早早签好名字的《澳洲梦》亲手交给了我。广西电视台的媒体同仁在会议结束后给金先生做了专访,地点选择在市政府的草坪。

采访的时候,记者的座椅似乎不太舒服。“小姑娘,我们换一换,你坐这个藤椅,这样你采访会轻松舒服些。”金先生这样说着。

天,陡然下起了雨,敲打树叶发出了节奏的响声。我又一次慧心地笑了,因为这雨的清爽、这绿色的宁静与鲜活,还有友人那种宽容与恬淡。

开车和金先生用餐的路上,我手里一直捧着《澳洲梦》:“Peter一走,这幢大房子就像收音机被关了电源一样,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桌子上放着一本墨尔本地图,是Peter留给我的……书里夹着一张黄色的小纸条,上面写着:You are here。打开来,是地图的第256页。金黄色的彩笔涂出一个地名:Elwood。这么说,这就是我在澳洲的第一处落脚点了。……

我被这细腻的文字吸引,它们像贴身的纯棉织品,带着点点的蓝色花边,又有一种丝绸般的柔滑与浪漫。此时,似乎那辆在雨中游走的车成了床,我趴在上面,一盏台灯照着我的背。

同时,有些对友人的愧疚——在纷忙的工作间隙,没有通过网络上的故事连载来阅读他的文字。

南宁的停留,很快便过去。

很多人说金凯平的传奇,很多人说金凯平的财富。我却还是保持沉默——虽说“不能以貌取人”的古训依然琅琅上口,但穿戴的高贵、财富的显耀与高高在上的姿态成为了一种高贵身份的代表,更似乎成为各方关注的一种标志。我们的笑容格式化了,我们的握手也不再那么热情。

从金先生的身上,我却体会到了一个“大家”的平易,一个成功男人的细腻。

曾经问了金先生:“我不是媒体,更不是一个有权势的人,为什么来南宁一定要见我呢?”

“我博客上每一个给我留言与评论的人,无论多忙,我都会亲自回复给他们。因为他们和你我一样,有着热情和纯真。原本我没有想到国内有这么多人关注我的博客和书,可没有想到我有了这么20几万忠实的支持者。

人,往往不要带着目的去做事情。心态平和些,你会收获得更多。20多年来,我每交往一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去选择,或许到现在我一个朋友也得不到。

我能感觉到你身上的能量与思想,你能成功。之所以一定要到南宁见你,是因为要面对面跟你说以上的话。希望这番友人的祝福能给你力量与信心……

在人们争先羡慕金先生的成功的时候,他在我的心里成为了一个朋友,一个知己。

刚刚,和市里的领导一起送走了金先生。看着他走进机舱的背影,我落泪……

写下这些字,为了寄语友人:年末的墨尔本,我们再见!

 

 

(特别感谢:连续几天,感受到了南宁市委、市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热情,他们几日来的忙碌、那种好客与实在让我感动。还有广西电视台新闻部的几位记者、玉红、晓春,等等众多媒体同仁。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传媒人的辛劳与务实。辛苦!)

 

                                           2006年6月10于南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