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楼市人物 |
题记:听媒体朋友说,冯仑要到邕城南宁。此次到来,是为1月份拍下一块东盟商贸区地块的项目做些预热。于是,类似于万通这样的房地产品牌企业是否将战略重点转向二、三线城市,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是否将由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转移至次级市场便成为了一个焦点。
我不是评论的行家,更不是地产专业,只是写了自己当时的感觉。写这些文字的目的,第一,记述万通进入二线城市的原因与现象,第二,讲讲一个品牌企业的领导者的平易近人与温和普通,希望一些企业管理者能有所思考。
早晨7点多收到冯仑的短信:我已到南宁,十点见。
我不知道见面的地点,估计是在众家媒体采访的场所。不过犹豫了,因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媒体身份。还是发了短信,问见面地点。
马上收到电话,是冯仑打过来的。电话的环境,好像是车里。
“喂,杜,我是冯仑。一会到×××楼盘售楼的地方。”
“好的,我知道。离您酒店不远。”
“一会见。”
匆忙换了衣服出门,到所说的售楼现场,没有吃早餐。
不知道为什么要过来见他,似乎更多不是因为新闻采访,而是同为异乡人的亲切。见面了,他径直走向我,握手。我没有把我的新身份的名片给他,更没有像其他媒体一样上前采访,只是问了他什么时候返回北京。
一个电台的记者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让冯仑对这个电台说句祝福的话,他好像一个跟老师学拼音的孩子一样,按着记者教的照说了一遍,那样子有些可爱。
地方电视台准备了很多问题,于是换了个采访地点——从沙发到椅子。我也只能拔了笔记本电源,跟着走过来。我选了一个可以直视他的角度。因为不是记者,只是来看看友人,于是没有发问和跃跃欲试。凝神更多的,是望着他的神情。采访期间,他没有更多的手势与表情,平和,像一棵苍天树,茂密的枝叶笼罩着。闭上眼睛,背靠在树干上,深呼吸,一种宁静与深远……
记者问到他拍下东盟贸易区地块的原因。
冯仑:我先讲讲大的投资背景——中城联盟的投资计划里面有个联盟基金,用于投资联盟新城。现在已经有郑州,济南,昆明,重庆,成都五座城市,南宁为第六个。万通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作为主要投资方参与开发、管理。第二个原因呢,是万通其实是与南宁有着很久的渊源——92年我和易小迪来到南宁一起开发。在今年人居展时间的参观,也觉得南宁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
记者又问到相关项目情况。
冯仑:我们拿了这块地,主要做住宅。我认为3到5年内,南宁的房地产住宅市场是增长的。在南宁做的项目,主要区别于万通在北京、天津等地的项目,是按照中城联盟新城的共同标准移植。第二个区别就是要南宁本地化,符合本地的消费市场。我们希望树立的品牌是靠品质和服务与其他项目有所差别化。我们的产品会更加注重节约、节能环保。在社区建设上,我们更加倡导“和谐人居”。
延伸到了企业形象的树立。
冯仑:现在有些品牌或者项目靠宣传推广引导,而我们品牌的成功,更多提倡的是“制造导向”,也就是在品质上有所提高。我们在营销方面不提倡短期促销,而是长期全程营销,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营销模式。而在建筑形式上,我们主张持久、耐用,而不是搞些花里胡梢的外观设计。
……
我断断续续,听了梗概。因为没有录音笔,希望复述不会错误。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接着很多人找冯仑题词、合影。我依然在旁边看着,然后离开。走的时候,只是向他挥挥手,微笑。
匆忙间,把笔记本电源忘记在了沙发下面的电源插座上,又不知道售楼处的电话,便拨了冯仑的号码:“冯总,还在售楼处吗?”
“不在了,我在和市领导、还有几个合作伙伴吃饭。杜,有什么事吗?”
“没事了,我的笔记本电源线忘了,如果您还在售楼处,想让您帮忙看一下。”
“我已经不在那里了。”
“那我下午自己去拿吧。”
“好,有事再给我电话。”
“谢谢。”
下午,返回采访现场拿了电源。途中,收到了冯仑的短信,问了我是否已经找到了我的笔记本电源线。
说不清楚自己不再是媒体,而要出现在此次采访现场的原因。
发了一条信息给冯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任何支撑,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往往那种脆弱更加凸现。是你的平和与谦逊让人感到一种亲近和温暖。可能那种平易近人是本色,也可能一次普通的电话与约见是举手之劳,但我要说声感谢!
后记:傍晚,跟女友吃饭的时候,给冯仑发信息:我的文章已经挂到了新浪房产首页,还加了红。他回信息说“谢谢”,并告诉我已经在去北海的途中。最后,还不忘告诉我,出门在外,要自我保重。
虽然这篇过于感性的文章不能分析专业问题,但,希望它能让人们思考——思考地产行业,思考我们的人生……
注: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成立于1999年12月。由深圳万科、北京万通、河南建业等一批中国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共同发起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策略联盟。目标是建设一个市场化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共同培训、联合采购、集体融资和联合开发等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建立行业秩序和公信力,引导并规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