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
(2010-09-08 11:55:51)
标签:
长白山天池旅游 |
分类: 背着青春到处走 |
“明天休假,开车去长春—长白山—兴凯湖—抚远黑瞎子岛—鹤岗—伊春—哈尔滨—沈阳—北京,5000多公里,号称东极之旅。”
残疾人一早收到这个信息,哎呀又痒痒的不行,心驰神往。记忆仓库里翻腾一番,尽管已隔经年,逢得旧作、旧照,依然傻乐不已。
长白山天池
早起虽有云层,但出了太阳,天是浅浅的蓝。
进得天池景区,先看瀑布。一条白水挂在山间,这是天池的唯一出口,蜿蜒出的小溪水顺山而下。因一心想着天池,何况瀑布在许多地方见过,因此无大兴趣。远观瀑布后,刚一下山,就被导游吆喝着,6人一车,钻进越野吉普,这车接着就象脱缰野马,向着山路狂奔。紧紧拉住把手,72道转弯,司机几乎不减速,把个方向盘把玩得提溜乱转,车子左冲右突,车上人大幅度地左摇右晃,后俯前冲,俨然过山车。同行人直说:这不就是头文字D吗。“过山车”两边,是广袤的青山。山下还是钻天的松林,到了山上,已是成片成片的绿草了。这些草不分株不分棵,而是连片地趴在山石上,厚厚密密,连缀成巨大的绿毯,毯上点缀着浅黄小花。而天,仍浓云密布,而且上山时还是白云,25分钟后到了山顶,云层又加厚了。
踏出车门,顿觉山高风冷,赶紧套上一件外衣。浓雾,已不见山下望天时看见的云,几米以外的人全隐在雾里,风一过,露出了这边的几个,又盖住了那边的几个。沿一面土坡向山顶爬,没有台阶,没有扶手,疏松的土还有些向下滑。一个下行的人踏飞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子,石子骨骨碌碌向山下滚去。雾浓处,是路;路断处,是雾。这雾已成深灰颜色,在山顶上罩着,没有离开的意思。风紧,雾重。阳光只在雾后被深深地困住,四周的火山岩也在雾里忽隐忽现,更别想透过云雾看到山下的一点缝隙。
在山顶逗留的时间里要看见天池,是没有指望了。
下山,雾重坡陡路滑。
导弹车(实际叫倒站车)冲上来,101号载上原班人马,吼叫着向山下冲去。从海拔2691米的白云峰,一路下行,把从极地到温带的垂直景观带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可惜上山时导游的解说我没听全,猜想一路见到的有高山草甸、岳桦林、针叶林、针阔叶混生林、阔叶林。岳桦树树皮白色,生在海拔1800米—2100米处,枝干虬劲,但都弯曲盘错,其状怪异。这是它在低温风大的恶劣气候下为生存而展现的顽强姿态。
可能是浓雾的缘故,我们关上的车窗又被司机降下来,强风灌入车内,通体透爽。
用过午餐,重提旧事,要看天池。
一部分人不甘心,想返山。我们看看山上依然云雾未散,还是决定,切近地去看一看天池,哪怕去摸一摸天池水也好。导游不太愿意费这功夫,吓唬我们:要走3个小时,路又滑又陡又黑,每年都有游客出事。还要我们写保证,安全问题自负,每人签名。
管它!
原路走瀑布,离瀑布越近,水声越响,激起的细碎水花扑面而来,几十米外就已觉凉爽宜人。韩国人依着山体、沿着瀑布修建的长廊是封闭式的,两边有窗可观景,有栏杆可把扶助力,有小股水流从石阶上缓缓流下。终于走完903个台阶的长廊,重又走回露天处。白灿灿的阳光露出来,山头的浓雾变浅了,山顶亮了。
这里已是瀑布的上游了,地势开阔,两边高山,漫坡青草,中间夹带一道碧水,称作乘槎河,又称天河。这是天池水从北部山岩的缺口“闼门”流出后汇成的河。此河约行千余米,即从悬崖峭壁上直落下去,形成68米的长白瀑布。
天河水至清,在沙石间穿行,两岸高山上尽附趴地绿植,显得绿意融融。山坡很缓,衬得这一带山水宽阔而不逼仄,象如歌的慢板。极喜欢这个地方,刚才的劳顿似乎一下一扫而光。甩着胳膊慢步走,贪婪地看,贪婪地用眼睛吞下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花一草。
慢慢地,就走到了山开处,上得一个小丘,呀!就象两岸的青山一下退身几十米,眼前一片开阔,我就这样撞见了天池,并被它深深震撼,深深折服。
四围皆山,一泓清水镶嵌其中。因云、因雾,不能睹得它的全景。却也正是因云、因雾,给了它太多的神奇。每一次云开雾合,就会有每一次的变化。太阳隐去,云雾上来,湖水就象裹上一层轻纱,只留近岸处的一点水纹引人暇想。阳光强烈些,云雾稍散去,白水就显露出来。走到池边探手去摸,真冰啊。阳光刚一刺透云层,湖面上竟波光粼粼,湖水的每一波都披上阳光,晃晃地耀眼,象点点碎金。可能是山的倒影投进湖水,水色是说不出的绛紫。也许一片云飘过来,颜色就转为暗蓝,还有蓝绿、灰白。只能不眨眼地看,否则就会错失了又一种景致。这个时候,真真地体会到什么叫瞬息万变。图册里看到的深蓝色湖水,一定是在天响睛的时候,洗过般的蓝天映在湖水里,才会有那么瑰丽的景色。因此很羡慕第一批,不但看见了天池,而且看见了深蓝纯净的天池。
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不禁发出阵阵赞叹。经过艰苦跋涉,有此美景,也真不虚此行了。所有的相机都拿出来,拍个不停。
而四围的山,也绿的那么养眼。阳光好时,天顶终现一带蓝天,又引人欢呼雀跃,感叹造化的神异。
小天池实在不值一看,倒是为看地下森林,要走过1000米的栈道。在密林里穿行,满眼郁郁葱葱,空气凉爽清新,非常舒服。看见横卧在地的枝干铺满青苔,有的生些碎小的白蘑。中空的树干倒下去,剩下的木桩森森地露着褐黄的枝刺。一棵大树不知何故连根拔起,巨大的根系倒卧在地,有一人多高。更多的是笔直、钻天的树木,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返山的人终于见到天池,但有人怀疑地说,也不知道自己看见的究竟是不是天池。有人说,先看见了天池的左半边,后看见右半边,也看不太清楚,用照相机就更拍不出来了。
呵呵,天池山顶气象多变,要想在上面清清楚楚地一睹天池芳容,也要有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