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做了一期专题,调侃中国城市的标志建筑,题目是《大裤衩 小蛮腰》。
类似的事件类似的话题,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是又热闹,又有趣,就是没有美感。办公室里学科技哲学的美女硕士颇有深度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吸引眼球
,是吓你一跳,至于美,还没到时候,需暂时靠边。
媒体也没办法,只能调侃一下。
我天天路过央视“大裤衩”于是天天感觉也像在做梦。也许这就对了,这恰恰是政府存在的真义——你要让你的人民有梦可做;如果你的人民还缺乏想象力,那你就要给你的人民以想象力。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北有大裤衩——央视一度征集新央视大楼的新名字,结果北京媒体的调查显示,市民认受性最高的依然是“大裤衩”;南有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即将落成,这个号称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却还没有名字,结果广州媒体的调查显示,各种名字中得票最高的是“小蛮腰”。
看看落选的名字,或可看出北京与广州的城市文化差异。央视大楼的选项有北京智窗(有报道指为正式名字)、猛男、斜跨、劈腿、高空对吻、鸟腿;广州电视塔的选项有南天柱、珠光蛮腰、头炷香、鱼网丝袜、扭纹柴。老北京的提名总有一股调侃味,老广州的提名则带着一种老实劲。
上海人给东方明珠的外号是“糖葫芦”,从上到下有“三个球”,去参观东方明珠,售票员不会问你:买几张票?而是问你:一只球,两只球,还是三只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