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
?/P>
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因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
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
下关沱茶的形状,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团茶”,也就是将所采青茶,经过蒸制后揉成坨状的圆茶。到清代,这种团茶在制作工艺上又有新的改进,清道光年间的《普洱茶记》中有“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的记载,与后来的沱茶选用原料和每个沱茶的重量已经相似,但还不是真正的沱茶。
下关沱茶是一九0二年创制的。历史上,茶叶一直是云南与外界物资交往的主要商品,大量茶叶外运,必须依赖马帮长途驮运。由于散茶体积大,而且易碎、易潮,极易影响茶叶质量,所以当时下关的一些精明茶商就推出了这种造型美观、节省空间,以及具有抗压、防潮、透气、不易霉变等多种特点的下关沱茶。由于云南人习惯将圆形块状的东西称之为“坨”,因而这种碗臼状的茶起初被称之为“坨茶”。在运往四川宜宾销售过程中,因宜宾地处沱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宜宾人饮茶之水多取自沱江,而且认为用其冲泡下关坨茶味道更佳,当地便有了“下关茶,沱江水,香高味醇品质佳”的说法。以后,“坨茶”也就成了“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