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牡丹茶叶活化石文化 |
分类: 茶人茶事 |
正值春寒料峭,手握一杯热腾腾的春茶,看那些嫩芽,在渐成杏黄的清澈茶汤中翩跹起舞,心中不觉有了暖意。热气氤氲中,一缕鲜香沁人心脾,顿感身心放松;恍惚间,竟似置身于一片莽林幽谷,那不可言语的静逸与清新,让从不喝茶的记者陶醉了。再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其清爽素雅,温润甘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福鼎大白茶的魅力所在。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为我国六大类茶(绿、红、白、青、黑、黄)之一,号称“茶叶的活化石”,也是历史名茶。其成品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原产于福鼎。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今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此即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相传尧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兰为业,人称兰姑。那年山里麻疹流行,无数患儿夭折。一日夜里,兰姑受梦中南极仙翁指点,攀上鸿雪洞顶,在榛莽之中找到一株白茶树,采下绿叶,晒干后送到每个山村,教乡亲们泡水喝。神奇的白茶终于战胜了疫魔。从此,兰姑精心培育这株仙茶,并教四周的乡亲一起种茶。后来,兰姑羽化升天,人们感其恩德,尊称她为太姥娘娘,太姥山也因此而得名。
太姥娘娘所传制的茶叶就是现在的福鼎大白茶。至今,在太姥山鸿雪洞还留有一株据说是她手植的大白茶母株,目前已被列入福建省古树保护名录。
据了解,福建是白茶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而福建白茶80%产于福鼎。因采用鲜叶原料不同,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白茶制作工艺自然而特异,不炒不揉文火足干,保留了茶芽天然纯真风味以及丰富而珍贵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等,具有出色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在白茶产区福建闽东,自古就有用白茶水退烧、治牙疼、麻疹等习惯。
新的研究表明,白茶具有全面的保健功效,特别在“三降三抗”(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方面效果更显著。专家预言,白茶是未来市场最受欢迎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