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的五个幸福

(2007-11-20 16:17:04)
标签:

随笔/感悟

   模仿杨澜和朋友的博客文章,也写上几段幸福。听说,按这个“方子”坚持一个月,人的面貌会有不小的变化呢。

  

 

1、   这孩子真有福

 

    一天晚上,老爸沏了决明子茶,有明目、助消化、减肥功效,告诉我自己到餐桌上拿。我急着看《贞观长歌》,给忘了。老妈在厅里看完电视,把盛着深红色液体的杯子端过来,放在床头柜上,说,你爸给你沏上,你妈给你端来,这孩子够有福的。

    连忙美美地喝上一口,然后嬉皮笑脸地和老妈说,是啊是啊,真是有福啊!

    老爸老妈今年都是六十九岁,我这个孩子今年三十七岁。

 

2、 爱激动  

  

   女儿说我经常爱激动,有点批评的意思。

   一天,开车到长春路百盛,想转到后身找车位。边慢慢开着,边在一排密密麻麻的车中细细搜寻一个可以停的空位,可是,就要开到地下停车场门前,也没找着一个空,正失望着,只见不远的一辆车尾灯亮了,好象就是为了给我的车倒出位置一样,它开走了!我当时一定是表现得极为兴奋,女儿在一旁冷静地说,妈,这点事你也激动。

     是啊,女儿,我不光激动,还将它当作“最近的幸福”记在这里。别小看了象征着好运的“这点事”,它们能让心境为之顺畅和振奋。

    妈妈真希望每天都能碰上这一类小事,激动一下下呢。

 

3、  无非是贪嗔痴

 

   看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记住这样两句:

   在为什么难过呢,无非是贪嗔痴。

   时间在走,一切迟早变化。

   读后有一些反省,一些释然。

 

4、   遇仙记  

 

   睡前看杨绛散文集《杂忆与杂写》,里面有一篇《遇仙记》,说的是大学时代发生在宿舍里的一件蹊跷事。简单说来,就是一个类似见鬼了的经历。本来没锁的门不知怎么就锁上了,看电影晚归的同宿舍同学怎么叫门杨绛也不开,后来聚了很多人,当时现场就像是出了自尽一类的大事。后来,杨绛终于在一片吵嚷声中醒来,从里面将门打开。杨绛是同学中出名的睡觉轻、有点动静就醒的人。她解释说门可能是顺手锁的,可是一位早归的同学曾亲眼看见门是虚掩的。这件事一直无法解释,她就迷信地认为是“遇仙”。

   半夜被女儿的咳声惊醒,半天睡不着。眯了一会儿,发现床头的台灯竟是开着的。关灯是每天睡前的习惯动作,灯是什么时候又开了呢?是看着书睡着忘了关?不对,要是那样书也会被忘在被子上。再次关灯后越发睡不着,心想,也许是受了睡前阅读内容的影响,也 “遇仙”了吧。

 

5、 讲一个笑话给妈听   

    女儿将在《读者》上看的笑话讲给我听。是电话亭里的几段话。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对着话筒说:我叫苏若甫,苏轼的苏,郭沫若的若,杜甫的甫。一个大款模样的人手机没电了也来这里打电话,我叫李美发,李嘉诚的李,美女的美,发财的发。一个穿着工装裤的人说:我叫马再新,下马的马,再就业的再,创新的新。一个手拎菜篮的大娘说,我叫黄玉琴,黄豆的黄,玉米的玉,芹菜的芹。

    娘俩大笑不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