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专栏文章 |
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他们长得有多快,一晃又长一岁了。尽管知道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是多么有限,大多数人似乎还是在催促中度过这段日子。在一位妈妈的日记里,在孩子12天的时候,她写:要是女儿两个月就好了;两个月的时候,她写:要是会说话就好了;孩子上了幼儿园,她盼:什么时候上学啊……如今女儿已远渡重洋留学了,她又写:“我真怀念孩时候的样子”,“我渴望孩子离不开我的日子。”……“有一次,孩子把花盆打碎了,还挨了一通训斥。现在我知道,花儿会再开,孩子却不会常回来了……
我们似乎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上,相信今后的某天比今天更好,也让自己觉得过去的旧日都是好时光,就这样在期待和怀念中错过了此时此地的真切感受。
曾经问一个痴迷攀岩的朋友,为什么喜欢那么冒险的活动,有没有寻找刺激的成分?朋友回答,其实,在征服一座峻峭的悬崖以后,从山顶望下去,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安全爬到山顶的,但这确实发生了。“我喜欢攀岩,因为当我攀岩的时候,必须专注于现在,必须在此时此地,而不能在别的什么地方。这给了我很大的快乐,我还把这样的专注带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朋友所言极是。这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运动,他的注意力不在年终总结上,不在孩子的期末考试分数上,不在家里的房间改造上,不在今天晚餐吃什么上,不在任何烦恼和担忧上……只在脚下走过的每一步,攀过的每一块岩石上。
总记得一段话这样描述岁月: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洗脸,今天洗,明天洗,洗着洗着,人就老了。其实洗脸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在洗脸,是在想别的事情,在听电视早间新闻,在看表怕上班迟到,在想今天的工作日程。我们不曾感受到水龙头里的水流过指尖的清爽,不曾听到清冽的水声。生活里像这样因为平常,而被彻底忽略的细节真是多得数不清,很多时候都是人在这里而心在别处。现在打开电视,看那些在灾难中无家可归 的人们,看看那些老人和孩子悲惨的神情,我们能否马上回归此地,思量自己单纯的塌实和快乐,珍惜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幸福,比如只是能用干净的清水洗脸?
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就活在此时此地,不在任何地方,也许脚步匆匆,而内心总是从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