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栏文章 |
无独有偶,一本英文杂志曾探讨宋辞的翻译细节,“樯橹灰飞烟灭”的“灭”是用“destroy”还是用 “ exterminate”?这个细节让一个读英文没有障碍的人突然发现了中文的魅力,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化之间,再准确的翻译都是蹩脚的。有什么语言可以传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韵味?
绕了一个大弯,他们开始回过头来珍惜和品味本应该流淌在血液中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了,可谓“曲线救国学”。
美国新泽西有一群中国经典导读班的小学生经常诵读《论语》,《大学》及《老子》,能完整吟唱《满江红》。这些生在异国的华裔子弟曾经拒绝上中文学校,家长们就想方设法一定让孩子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担心孩子忘了自己民族的根。当孩子开始吟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古典经典时,字正腔圆,犹如音乐一般的句子仿佛带他们回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国度,而那里恰恰才是和他们血脉相连的故乡啊。
美国的华裔子弟早已书声朗朗,我们的小孩子却正奔走在各种外语学习班之间,随着五花八门的学习机复读。有报道说深圳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了国学课,他们的文化早餐和文化午餐是《儿童经典诵读本》,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百家姓》,《千字文》等中国传统名篇。而一些家长仍质疑经典诵读会不会占用学外语的时间,在分数上,ABC的重要性超过了之乎者也!想问那些短视的家长们,你难道想让你的孩子长大后再“曲线救国学”吗?
任何民族要想实现新的辉煌,总要从了解自身传统,感念自身文明开始。建议家长们看一看“家教”版的国学入门书目,和孩子一起,静下心来读几本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