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平常的日常

(2005-12-02 09:59:04)
分类: 专栏文章

不平常的日常

泉水

那天在家看完《孔雀》,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也许自己就是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缘故,电影结束时竟有些发呆,后来竟失眠了。你看,用白粉笔擦球鞋呀,排队崩苞米花呀,过年分糖块呀,一针一线地缝被呀,为准备过冬做煤坯呀……这些多年以前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或就是亲身经历的一切被导演真实朴素地再现,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渐渐拉回了那个年代,一时回不过神来。尤其是一家人吃饭的细节格外动人,这个细节几乎是贯穿整个电影的一条主线。

故事是以弟弟的口吻娓娓道来的,他说多年以后,总是怀念一家人坐在走廊上吃饭的情景。细看每次吃饭,其实都不同。有一家五口团团围坐吃饭,有哥哥一个人在那里吃饭,家里人还没吃,他就先吃上了;还有大家都吃完了,给姐姐剩一点,她一个人在那里吃,弟弟还来陪着他;还有一次一家人一块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鹅给毒死。后来孩子们都走了,一家人越来越少,父母坐在走廊吃饭,就剩他们两个,一边吃饭一边发呆。再后来,姐姐回来了,家里人又越来越多,弟弟也回来了,还带着他的媳妇、孩子回来了……

就这样,顾长卫像梦呓一样,陷入了对《孔雀》所有细节的梳理和追忆中,陷入那些他非常熟悉的平民的细琐里。其实,每个细节都似乎不代表什么,可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反反复复的生活场景,见证了每个家庭的变迁和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你我,此时不是想起了小时候一菜一饭一汤的饭桌,还有父母往最小的孩子碗里夹菜的情景吗?记得小时候过年时能吃到黄瓜是很稀奇的事情,有一年全家只买到一根黄瓜,至今仍难忘那满屋久久不散的清香!多年以后,想起那时的日子,总是朴素而温暖。

顾长卫说他特别想歌颂的就是这样一些寻常的小人物,他们来去都没有人注意,然而他们的生命更坚韧,生活过程也更苍凉,“我对他们的生活怀有敬意”。同样是成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长大后也大多成了寻常小人物的我们,对从前、现在和将来的生活里那些不平常的日常,心中也该深深地怀有感恩和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