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巧的一次故地重游

2025-07-09 16:00:16
标签: 观感

今年五一节,持续多年的妻三姐妹家庭聚会由妻姐和姐夫做东,他们通过儿子与儿媳张罗,地点选在位于长宁路凯旋路来福士广场里的“喜鼎”餐厅。

提前接到消息后,妻有点兴奋,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她的母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所在地。她从1975年秋季入校学习,到1979年年初离开去企业工作,在此地待了三年多。我也挺高兴,因为这也让我想起往事:19894月至7月,当时为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实施的企业干部信息计算机管理需要,本人也曾在那所学校里参加过“微机应用培训班”(以Basic语言编程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习,并获得了结业证书。因此,妻子提及的校内一些极富特色的建筑和环境,我也比较熟悉。其实,此地最早为圣玛丽亚女子学校的新校舍,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1923年正式投入使用,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张爱玲曾在此读书),建筑风格传承了梵王渡路(1964年改名为万航渡路)原校址的古希腊风格,带有一种独特的西洋古典建筑的美感,故观之能让人印象深刻。19527月,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并把两校合并为全新的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此后,在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上又建起了一所新的大专院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998月,该校并入东华大学(原名为中国纺织大学),成为该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校区,直至20067月。此次能够借机做一次故地重游,好好回味一下昔日的情形和感觉,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望。

五一节那天中午开始的,在“喜鼎”餐厅名为“小满”一个包间内进行的家庭聚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三十分。与诸亲友道别后,我们全家三人在午后依旧灿烂的阳光下,开启了此段心心念念的故地重游。其实,现在此地的环境与昔日相比,已有很大变化。通过置换与开发,周边的来福士广场建筑都十分现代化。只有中间地带的草坪和一些保留的历史建筑,还能依稀唤起以往的印象。妻十分兴奋地边看边介绍:“喜鼎营业的地方原先是学校的图书馆,那座最高建筑便是钟楼,紧挨着钟楼是一座礼堂,原先里面还可以打篮球和乒乓球。妻说,原先学校四周的建筑都有连廊连接,下雨时往来各处可以不湿衣、鞋……还有那位于西侧的学校宿舍院落和建筑,仍旧保存的比较完好。我则有些伤感,因为原先参加培训的那幢位于南侧的多层教学楼已不见了踪影,妻子称她在校时经常会去的电影院也找不着了。这些都是十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与此地惜别。

不管如何,此次的故地重游收获还是蛮大的,妻子拍了不少学校老建筑的照片,并与这些老建筑合影留念,我和儿子成了她的摄影师。她还拉着我在多处拍了一些合照,作为此行最有意味的收获。

——写于20255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自行修复 后一篇:白酒新喝法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