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风之子 |
分类: 《水泼梁山》 |
林冲的参照系是王进,而武松的参照系是林冲。
其实林冲还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鲁智深。鲁智深是从来不忍。
现在明白施耐庵为什么小说开篇即如此热衷写这几个人物了吧?
忍,可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啊,那是血淋淋的刀。
王进是一个会忍的好人。
史进是一个还没学会忍的好人。
鲁智深是一个从来不忍的好人。
林冲是一个能忍的好人。
而武松,则是一个没忍住的好人。
前面说过,宋江看人的眼光,是深邃的。他一眼就看出当时正害伤寒落魄不堪的武松的不同凡响之处。这一点,比柴进强。我们这位有反骨的柴大官人很多时候也是人云亦云。比如洪教头,不是林冲一棒,他也见不到原形。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验证宋江的眼光,到底准不准?
怎么验证?
武松打虎。
而且是喝醉了之后打,是毫无防备的打,赤手空拳的打。
其实武松打虎也有个参照系,就是李逵杀四虎。
有人说李逵更牛,你看武松多折腾,半天才打一个,李逵多利落,刷刷刷一杀就四个。
话不能这样说。
第一,武松醉了,李逵很清醒。
不要拿什么醉拳说事儿,那是一种武艺一种状态,不是真醉。武松同志,三碗不过岗的酒,他老人家干了十八碗,趔趔趄趄走上景阳冈,一阵风来,酒劲上涌,是真的醉了。而李逵是给他老娘找水喝,他要背老娘上梁山,滴酒未沾,清醒得很。一个酒醉者的状态和一个清醒者的状态,怎么比?
第二,武松没防备,李逵有准备。
武松喝高了,准备找块大石头躺下休息,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跳出只吃人的吊睛白额老虎,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毫无戒备。如果武松知道有老虎,还会喝醉?
李逵同志呢,回来不见老娘,立即进入了警觉状态,然后看到血迹,看到老娘的头发和腿,看到两只小老虎,杀了两只小老虎后,又埋伏起来,杀了两只大老虎。整个杀虎的过程是偷袭。老虎毫无戒备,李逵早有准备。
第三,武松赤手空拳,李逵有武器。
武松只拿着根哨棒,见到老虎,又吃惊又害怕,一棒下去就打折了。只好赤手空拳迎敌。
而李逵至始至终都用兵器,朴刀。
对比下来,恰恰证明武松武艺比李逵高。
武松打虎,是在毫无戒备醉酒状态纯粹依靠武力赤手空拳打死的老虎。而李逵杀虎,是一次有计划的成功偷袭。
武松打虎要表现的是武松神力。李逵杀虎要表现的是李逵的粗中有细。李逵和宋江等梁山好汉交往,别看他大大咧咧,其实粗中有细,把握分寸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这点以后再说。
上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听风之子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