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读本)176
风之子原创
宝玉挨了打,得贾母庇护,反倒得了意,越发纵容。所谓:
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宝玉的本心,是厌恶功名利禄的,他原本是西方灵河畔赤瑕宫神瑛侍者,是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临时起意,弄个贪恋俗世富贵的通灵宝玉跟随,他才有了欲念的羁绊。
宝玉的本性,便是怜惜女儿的。想神瑛侍者连一棵哀哀欲绝的小草尚且垂怜,日日以甘露灌溉,何况人世间之女儿哉?所以他人生乐事,便是甘心为诸丫鬟使唤。
这段话是对宝玉本质的描述。
所以: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
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
这便是宝玉和宝钗的歧路。
宝钗其人,是最讲究道德修养各安本分的。她虽满腹经纶,却强调的是男子立功,女子立德。男子汉大丈夫当立功名于人世,女子当相夫教子无才是德。宝钗追求的秩序,是女子侍奉男子。可是,宝玉是替天下须眉向女儿谢罪的,他追求的境界,是男儿为女儿驱使。
其实宝玉已经指出,千年男尊女卑的根源便是文化的流毒。
宝钗身为女儿,却依然强调女儿的牺牲。这在宝玉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便是人性之异化。譬如湘云譬如袭人,都只会和宝玉渐行渐远。所以我是不能赞同宝玉和湘云之白首双星的。宝钗尚且遭弃,袭人尚且流放,况湘云乎?
于是宝玉在众人眼里,变成异己:
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
于是宝玉此生知己,便只有黛玉:
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黛玉本是西方灵河畔三生石下那棵哀哀欲绝的小草,修炼成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一生所求,和宝玉一样,乃是情。即便转世为人,也目睹了科举八股功名利禄给她家带来的痛苦和虚幻,父母早逝,幼弟夭亡,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却原来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终究不过是一场空。
她要的,不过是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引发的情缘,前世为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仙界无情,便转今世为贾宝玉林黛玉,今世无缘,便转来生,此之谓三生石上旧精魂。雪芹虽未写来生,但修够前世今世之苦难,必得来生之福祉。宝钗之歧路,在今世便渐远,宝黛之情路,在来生得圆满。
此乃《红楼梦》不写之写之大留白。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