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倏然不见薛宝钗

(2016-06-22 07:58:41)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三百三十四

                风之子原创

 

    本想昨天的文章说的,可是这么精妙的问题,还是单独说过瘾。

    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请薛宝钗过来分证,要她依然回大观园来住,有一段长篇大套的谈话。怎奈宝钗去意已决,无可挽回。所谓:

     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之后,是这样一段描写:

     话说之间,只见宝玉等已回来,因说他父亲还未散,恐天黑了,所以先叫我们回来了。王夫人忙问:“今日可有丢了丑?”宝玉笑道:“不但不丢丑,倒拐了许多东西来。”接着,就有老婆子们从二门上小厮手内接了东西来。王夫人一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分。”说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说:“这是庆国公单给我的。”王夫人又问在席何人,作何诗词等语毕,只将宝玉一分令人拿着,同宝玉兰环前来见过贾母。贾母看了,喜欢不尽,不免又问些话。无奈宝玉一心记着晴雯,答应完了话时,便说骑马颠了,骨头疼。贾母便说:“快回房去换了衣服,疏散疏散就好了,不许睡倒。”宝玉听了,便忙入园来。

     很奇怪,薛宝钗就这么消失得无影无踪。

     既没有写是宝玉来之前宝钗走的,还是宝玉来之后宝钗还在?

     既没有写宝玉和宝钗有什么交流,毕竟梅翰林送宝玉东西,意味着梅家回京了,薛宝琴的婚期近了,也没有写宝钗和王夫人凤姐有什么交流?

     既没有写王夫人带着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去见贾母,宝钗有没有同去?从后文看是没有同去的。但也没有写宝钗告辞离开?

      薛宝钗就这样不见了? 

      按照以往薛宝钗的重要程度,不可能这么写的,交代一下还是需要的。可是,这里,偏偏啥也没有交代,仿佛是曹雪芹的疏漏。是疏漏吗?

      不是。

      曹雪芹是有意这么写。这就是前面一段长篇大套的讨论,宝钗依然要搬出大观园的结果。

      薛宝钗冷了。

      王夫人冷了。

      王熙凤也只得冷了。

      宝玉也冷了,一方面有宝钗对他的冷。另一方面,也是晴雯死后宝玉的冷。晴雯之死使宝玉看清楚了很多东西,长大了。

      因此,这段不合情理,莫名其妙的描写,其实暗喻的是薛宝钗和贾府最亲近之人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关系的降到冰点。作者不好说什么王夫人怫然不悦啊,熙凤不敢吱声啊,宝钗淡淡的啊,宝玉心神恍惚啊什么的,不用写了,什么都不用写了,就是众人都当宝钗不存在,消失了,不见了,就行了,这是视若无物,这是最悲伤的决绝,最冷漠的分离。

     悲哉!薛宝钗与贾府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之关系,于此见矣。八十回后,贾府和薛家虽然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同病相怜,勉强做了亲家,但带来的却是第七十八回暗示的这种降到冰点的结局。

     王夫人素来疼爱的宝钗,却倏然之间不见,倏然之间蒸发,倏然之间视若无物。人性人情之微妙之复杂之深奥,不得不令人感叹心酸。

      而这,正是《红楼梦》这部中国第一小说最为独到精妙之处。《红楼梦》不写什么重大题材,只写家长里短、人情冷暖和儿女情长,却表达出前无古人的人生智慧,写尽了后无来者的人性力量。

     这么说吧,读不懂红楼,你就读不懂人生。。(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网有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