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薛宝钗贾探春怎样齐家治国

(2015-11-05 07:54:10)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一百九十一

                 风之子原创

 

    第五十五、五十六回,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协理荣国府,做出了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来,比如大胆裁撤不必要的费用,贾环贾兰的笔墨费,小姐们的胭脂费,这两笔费用,蛮有意思的,是在按规矩给了赵国基丧葬费,赵姨娘来闹之后,贾探春做出的决定,这就是贾探春的杀威棒了。既然老娘来闹,把事情闹开了,脸皮撕破了,就不妨较较真儿。母亲你不是说我不关照舅舅吗?好的,我就给你看看,我关照谁,任是谁,也没有规矩大,也没有治家大,因此上,贾环贾兰的笔墨费,拿了兄弟和侄子开刀,李纨还是贾兰的母亲呢,李纨说什么了没有?赵姨娘若是个明白人,自然就知道了,可惜可惜,琴声再美,牛是听不来的,据说牛是听得来的,心情好吃得好,牛肉就好吃了,赵姨娘似乎连牛都不如。

     小姐们的胭脂费呢,裁减了一半,这是包括黛玉、迎春、惜春和她探春自己的。贾探春把自己也搭进去了,谁还有话说?治家如此,规矩大于天,这本是正理,贾探春之治家手段,在下叹服矣。

     紧接着,探春和李纨和宝钗商量,又做出了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大观园的以园养园的问题,推行承包制,把大观园里的各项事务承包给得力的老妈子们,不仅大观园的各项费用省了,老妈子们得利了,每年还可以赚个四百两银子。我们一直说当今中国改革发源的小岗村发起的承包制,邓小平推行承包制的伟大,殊不知,这个办法,民间早有了,《红楼梦》贾探春这里就有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贾探春,这个姑娘厉害不厉害?伟大不伟大?她都已经知道怎么样解放生产力了。

     试想一下,设若贾探春是个公子,管理贾府,设若贾探春不出嫁,一直管理贾府,至少在财力上,贾府会这样衰败吗?不会的。其实贾探春管家已经比王熙凤高明了。贾探春之所以比王熙凤高明,就在于学识比王熙凤高明,不是一味严苛,而是利诱,让下人产生积极性。还有贾探春的公心,一颗公正的心,就是面对赵国基赵姨娘保持的那颗饱受误解和指责的公心,也比王熙凤强。只此两点,贾探春不仅完胜王熙凤,也博得了王熙凤由衷的佩服和赞叹。且看凤姐是怎么和平儿说的:

      “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看看看看,王熙凤是怎么支持贾探春的。李纨是怎么支持贾探春的。而作为亲生母亲的赵姨娘又是怎么做的?这不是一个鲜明的高下自见的对比吗?而且,贾探春并没有拿赵国基的事情做什么文章,只是按规矩办而已。而贾探春对王熙凤,是要打脸的,王熙凤不仅认了,心悦诚服的认了,而且自称为”贼“,这虽然是戏称,但知己之情,见矣。贾探春治家的苦衷,惟有凤姐最懂!李纨虽然没那么懂,但是,自己的儿子学费被裁减,也是无怨无悔,比起那个赵姨娘来,探春该作何想?

      《红楼梦》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写这种自古以来只见于男人之间的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愫在女人之间,一样的博大动人!

        好了,贾探春治家的壮阔波澜,就说到这里了。也许有人要说我洋洋洒洒跑题了。跑题了吗?其实没有。其实懂贾探春的,不惟凤姐,还有宝钗。薛宝钗这个人,平常不见什么动静,可是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的,一定是她。

        薛宝钗虽然协助贾探春治家,其实小说里说的,是贾探春和薛宝钗都是协助李纨的,可是,实际的情形就是主理的是贾探春,李纨和宝钗变成协理了。李纨是畏难,宝钗呢,是限于身份,本就是贾府的客,反客为主喧宾夺主不是她的为人。但是,薛宝钗妥妥的,协助探春治家,最最关键的时候,她点题了,把这番她们三人协理荣国府的题旨揭示出来了,如果说贾探春和王熙凤是高人,那么,薛宝钗也是高人。来看看薛宝钗是怎么说的吧: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这段话,要看到这些:

     1,薛宝钗并非是在真的调侃探春,而是深深的赞同探春治家的做法,并隐晦的发出只可惜迟了的叹息。贾探春的治家,虽然切中贾府要害,但是,凭探春一己之力,一个将来终究要出嫁的姑娘,不仅力单,难以挽回,而且也已经迟了,第二回冷子兴就说贾府已经渐渐的空了。好宝钗,你的眼光也够毒的。

     2.薛宝钗于调侃之中,把此番三人协理拔高到了齐家治国的高度。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薛宝钗是在告诉我们,她们仨是在齐家治国呢。正所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点题了。学问于事,不分大小,学问不仅仅是修身之要,也是齐家之要,而齐家,其实就是治国,国家国家,其实是家国家国,家不成规矩,国何以方圆?这就是其中的大道理。

      总之,第五十五、五十六回,贾探春李纨薛宝钗协理荣国,我们看到的,不仅仅三人尤其是贾探春的齐家治国之才干,更看到的是几个女英雄之间的交集,即便是最弱的李纨,也比那个赵姨娘强了不止百倍!

      英雄之间,惺惺相惜。而英雄与乱臣,即便英雄出自乱臣,也是水火不容,恩怨分明的,自古亦然。

 

公告:

 探春真不想庇护赵姨娘贾环吗?

《风语红楼2.香尘逝》于11月1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当、京东、亚马逊和新华书店均有售。当当购书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01289.html

扫二维码,关注风语红楼

看薛宝钗贾探春怎样齐家治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