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钗和黛玉的命令各有奥妙

(2015-07-28 07:47:27)
标签:

文化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一百四十八

               风之子原创

 

    第五十回,芦雪庵诗社联句,我们看到,有两个人是不大自由的,被人管束着。这两个人,一个是薛宝琴,一个是贾宝玉。

    薛宝琴是妹妹,所以被姐姐薛宝钗给管着。来看原文:

    宝钗道: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李纨笑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
    宝钗命宝琴续联,只见湘云站起来道: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宝琴也站起道: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姐姐出联,让妹妹续联,不想被湘云抢先,宝琴不甘示弱,紧接着湘云续联。

    宝钗这里发布命令,让宝琴续联,应该是以她对妹妹的了解,平日里薛家搞不好也经常这样玩,宝钗觉得宝琴相当有把握续联的,而且薛家姐妹,互相唱和,也算是一等称心之事。我觉是这个意思。

     这还不算,有趣的是。紧接着,林黛玉也发布命令了。原文:

      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的说道:
      加絮念征徭。拗垤审夷险, 
      宝钗连声赞好,也便联道: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黛玉忙联道:
      剪剪舞随腰。煮芋成新赏,
      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宝玉正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
      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首先,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逻辑关系,薛宝钗对了,马上让妹妹续联;林黛玉对了,马上让贾宝玉续联。那么,好了,问题来了,宝钗宝琴是姊妹,那黛玉和宝玉呢?有人肯定会说也是兄妹啊,表兄妹啊,宝钗宝琴不也是堂姐妹吗?

     是的。不错。但是,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第一,人家是姐妹,这边是兄妹;第二,长幼有序,姐姐指使妹妹,何曾见过妹妹指使兄长的?所以,这里林黛玉命令贾宝玉这个举动,不能如此简单理解。

     再回到宝钗和宝琴,其实宝钗不止一次的替宝琴做主,还有一次,就是作红梅花诗的时候:

     黛玉笑道:“这话很是。我还有个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着联的少的人作红梅。”宝钗笑道:“这话是极。方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他三个作才是。”李纨因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作罢。”宝钗只得依允,又道:“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邢大妹妹作‘红’字,你们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

     这一次,宝钗姐姐的派头就更足了,几乎是替宝琴做主了。原先是不想让宝琴出头的,结果李纨点名,宝钗不得不应允,但是做主让宝琴作第三首。

     这里面充分体现了宝钗作为姐姐保护妹妹的心思。第一次是觉得该薛家姐妹露一手,让宝琴出马紧接着自己续联。这一次,是不想让宝琴太过于出风头。实在躲不过去,又凭着姐姐对妹妹才学的了解,给宝琴挑了一首最能发挥宝琴才华的诗韵,果然,宝琴不负众望,力压邢岫烟和李纹,拔得头筹。这里面固然有宝琴的才华,但是和宝钗的把握大局相当有关系。

     即便是到了黛玉湘云酒贺宝琴的时候,宝钗还说呢:

     “三首各有各好。你们两个天天捉弄厌了我,如今捉弄他来了。”

    好了,我觉得宝钗对宝琴的姐妹情谊,已经表现的相当足了。但是,林黛玉命令贾宝玉呢?咱们绝对不先入为主,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套用兄妹关系,不通的。那有妹妹推哥哥一把,命令他续联的?

     其实,无独有偶,芦雪庵联诗,不仅有宝钗替宝琴做主,也有黛玉枉评宝玉。宝玉不是被罚去向妙玉求梅花吗?求回来了,还得作诗。且看:

      宝玉笑道:“我已有了。”黛玉提起笔来,说道:“你念,我写。”湘云便击了一下笑道:“一鼓绝。”宝玉笑道:“有了,你写吧。”众人听他念道,“酒未开樽句未裁”,黛玉写了,摇头笑道:“起的平平。”湘云又道“快着!”宝玉笑道:“寻春问腊到蓬莱。”黛玉湘云都点头笑道:“有些意思了。”宝玉又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黛玉写了,又摇头道:“凑巧而已。”

     这里黛玉的表现,第一是让宝玉念她代写,非亲密关系怎能如此?第二是,对宝玉的诗歌评价不高,有故意贬低的意思。这显然和宝钗保护宝琴不一样,这是在调侃宝玉呢?这显然已经不是什么兄妹情能解释得了的了。不是吗?妹妹大庭广众之下命令哥哥,快接我的诗句,然后枉自评论,冷嘲热讽。这哪里是兄妹,分明是情侣了,这是情侣之间的相互主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所以,我说,至第四十五回以后,钗黛合一,宝黛相知,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如果非要曹雪芹白纸黑字的写出来,才读得懂,才明白,那就无异于盲人摸象了。当然,读不懂这些,自然会得出什么宝玉不爱黛玉之类的混账结论来,实在是污人眼球。

      就这样,第五十回,芦雪庵诗社,表面上是宝钗宝琴黛玉“三英战吕布”对决湘云,热闹非凡,而这热闹的场景下面,双峰对峙,宝钗宝琴的姐妹情深,和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托起了整个波澜壮阔的芦雪庵诗社。

     而且,最妙的,宝钗对宝琴,黛玉对宝玉,都是下意识这样做的,并非有意张扬,只是习惯而已。而这习惯,就太能说明问题了。

 

公告:

http://img13.360buyimg.com/n2/jfs/t244/279/1143704769/254643/7112e941/53f6a90fNde8dcaf2.jpg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已于2014年9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大书店和网店上有售,敬请关注。当当购书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4440.html

扫二维码,关注风语红楼

宝钗和黛玉的命令各有奥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