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家为《红楼梦》甄家原型证据

(2013-09-02 07:44:09)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七百七十八

               风之子原创

 

    拙文《《红楼梦》中那家是曹雪芹家?》说过,作为一部并非自传体但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红楼梦》真真假假,用一个假宝玉和假府来敷衍一个真宝玉和真家,而这个真宝玉和真家就是小说里侧写的甄宝玉和甄家。这就是所谓的“真事隐”。

    今日,读至第二回,批语方面的证据有了:

    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批语:眉批: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为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 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批语: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此两条批语,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1.曹雪芹的家的真实情况其实在小说里有所提及;

   2.曹雪芹家在小说里对应的不是贾家,而是甄家;

   3.曹雪芹本人如果说要对应,恐怕对应的也不是贾宝玉,而是甄宝玉。

   其实,按照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亦真亦幻的写法来看,可以这样推演:

   1.曹家(本相)——甄家(曹家之幻相)——贾家(甄家之幻相);

   2.曹雪芹(本相)——甄宝玉(曹雪芹之幻相)——贾宝玉(甄宝玉之幻相);

   3.其余事物皆可以此类推。

   所以,由此可知:

   第一,《红楼梦》是一部关于幻相的幻相的小说;

   第二,但同时,《红楼梦》又是一部关于真相的真相的小说;

   第三,所谓真相与幻相,真与幻,全在于自己,你谓之真即真,谓之幻即幻;

   第四,第五十六回,真假宝玉曾梦中相会(镜中相会)暗示,八十回以后,如果“甄宝玉送玉”的批语确实,那么,真假宝玉不仅仅相会,而且会有一番彻夜长谈,而这番长谈,对于家世同样败落的真假宝玉来说,进一步促使了他们各自的“了悟”。而这,其实你也可以看做是曹雪芹内心的两个宝玉之间的痛苦挣扎和最终融合。

    融合了便是“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出家”,呵呵呵,悬崖撒手出而为僧,与其说是贾宝玉的自我救赎,不如说是曹雪芹的精神救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