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其实有三位母亲

(2013-05-30 09:18:28)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七百二十二

               风之子原创

 

    贾宝玉其实有三位母亲。

    第一位,当然是王夫人,他的亲生母亲。

    但是,这位母亲,似乎很小就放弃了对贾宝玉的教育和抚养的权利,只是在贾宝玉逐步长大后才开始实施对贾宝玉生活、感情和未来的控制。

    我以为,就是这种亲生母子间一直存在的隔阂,让王夫人很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不了解他的喜怒哀乐,不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并且,由于自小不是她来教养贾宝玉,使得贾宝玉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是与王夫人格格不入的。这就形成了这一对亲生母子间的悲剧。王夫人试图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和感情观强加给贾宝玉,并试图控制贾宝玉的人生和未来,从而导致了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的发生。

     第二位母亲,是贾母。

     贾母其实是贾宝玉的亲祖母,但这位祖母,由于对贾宝玉的疼爱,实际上是尽到了做母亲的责任的。小说的描述表明,贾宝玉其实自小就是由贾母负责调教和抚养的,是和元、迎、探、惜四姐妹以及黛玉一起厮混,跟着贾母过的。应该说,这对于贾宝玉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爱情观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贾宝玉的言行其实很有贾母的影子,有贾母的善良,有贾母的爱美,有贾母的正义感,有贾母的重感情等等等等,而这一切,为贾宝玉的未来和感情选择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心相印的爱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也为贾宝玉和生母王夫人的格格不入埋下了伏笔。

    而且贾母,也是贾宝玉未来人生的主要设计者,正是她设计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和人生,决定着两个人的命运。

     第三位母亲,是贾元春。

     贾元春是贾宝玉的长姐,所谓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这句话,应在贾元春身上是最为贴切的。小说第十八回,有这样两段话,说的就姐弟情深,有如母子。

     第一段: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 刻未暂离. 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 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贾元春其实也是幼时贾宝玉的调教者,是启蒙者,是贾元春手把手的教养着贾宝玉的。贾元春对贾宝玉的成长和教育,其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贾宝玉真正的父母贾政和王夫人了。正所谓“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第二段:

     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 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贾元春对贾宝玉的感情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姐弟情,已经是母子情了。

     不管是王夫人对贾宝玉的控制也好,贾母对贾宝玉的安排也好,还是贾元春对贾宝玉的调教也好,这里面都是浓浓的亲情和让人动容的爱意。这三位母亲,王夫人是贾宝玉人生悲剧的制造者,贾母是贾宝玉人生幸福的设计者,贾元春是贾宝玉知识的启蒙者。

     所以,我们说,贾宝玉是幸福的,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疼爱,以至于那些爱意浓得无法调和无法相容。所以,《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大悲剧,但不管是小说里的贾宝玉也好,还是写作者曹雪芹也好,面对悲剧和不幸,他们是痛苦的,但是绝对不是怨恨的,甚至对于造成他们悲剧的人,他们也是含蓄的和宽容的,甚至是感恩的(参见拙文《曹雪芹怀着感恩的心写《红楼梦》》)。因为贾宝玉和曹雪芹深深的明白,他们都是爱自己的,只不过是由于观念的冲突和角度的不同,造成了不幸的悲剧而已。这就是贾宝玉的宽容和感恩,就是曹雪芹的宽容和感恩,也是《红楼梦》的宽容和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