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七百二十一
风之子原创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或者是八卦问题,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所谓青菜罗卜各有所爱,每个人审美的标准是有差异的。有人会说林黛玉,有人会说薛宝钗,有人会说薛宝琴,还有王熙凤、妙玉、史湘云、秦可卿、晴雯、香菱等等,貌似,都是大家心目中的《红楼梦》第一美女。
可是,注意了,我说的,这是大家也就是读者受众心目中的第一美女。那么,曹雪芹心目中的第一美女,或者说《红楼梦》的语境里真正的第一美女是谁呢?这个问题,貌似就不八卦了,就是一个很严肃的关于作家对于自己小说人物的一种认知和评判了。
而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在曹雪芹笔下,这些都是美女,很美的美女,但只要你仔细注意他的写法,就会发现,还是有差异的,而这些差异,就可以让我们窥见作者的心里,在他的心里,在小说的语境里,谁才是第一美女?
我以为,在小说造就的特定语境里,在曹雪芹的叙述氛围中,尽管美女无数,但真正的第一美女,不是别人,就是林黛玉。我这样说,不是因为主观偏向,而是有根据的,而这些根据,依然来自小说。
第一,林黛玉是小说人物外貌描写里唯一一个超越了环境、衣着的,换句话说,就是小说里唯一一个单单从外貌上就超越了物质束缚的女性美。
一般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美有两种,一种是交相辉映的美,所谓相得益彰,互相衬托;还有一种美,是超越的美,就是不管任何环境任何状态下都是美的;前者是相对的美,后者是绝对的美;虽然都是大美。但依然有高下之别。
不信,我们来看。
1.第三回,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长相的: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其一,关于林黛玉的描写,没有任何环境的造势;
其二,关于林黛玉的描写,没有任何服饰的衬托;
其三,言下之意就是,林黛玉的美,已经超越了任何一种或天然或人为的物质束缚,怎样都是美的,这已经是美的极致了,不是吗?
其四,其实曹雪芹在这段话的开始就定调了的,那就是“与众各别”,那就是林黛玉的美,和所有人的美都是不同的,这就把林黛玉的美超越了众生。
2.当然,我这样说,有人肯定以为我魔障了,可以比较一下,就是第三回,写王熙凤是怎么写的: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 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王熙凤美不美?美!可是,王熙凤的美,是要靠华丽的衣服来衬托的,是狠狠的造势了才出来的,这就差了一个档次了。
还有第五十回,写薛宝琴之美,是这样写的: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
"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 后头又是这梅花,
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薛宝琴美不美?美,很美。可是,薛宝琴极致的美,是在特定的雪景、梅花以及他穿着的华美衣服下展现出来的,依然和林黛玉的美不在一个档次。
还有第六十二回写湘云的美: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湘云美不美?美。可是,湘云的美,也是在芍药花开落红阵阵中展现到极致的。
这些,都不能跟林黛玉比,林黛玉是在一个很平常的,长途跋涉,初到贾府,大家相见的时候,不需要任何衬托就达到了美的极致的。谁更美?想必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红楼梦》在描写很多美女的时候都是虚写的,没有正面的描述,比如薛宝琴、比如秦可卿、比如史湘云、比如妙玉、比如贾探春、比如香菱、比如晴雯,这些都是一等一的大美女,可是,曹雪芹从来都用的虚笔,要么概念性的说一下,比如秦可卿的“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
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要么就含混比喻一下,比如贾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要么就直接不写,比如薛宝琴、比如妙玉、比如香菱,比如史湘云,只用环境衬托。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细细的琢磨的时候,我突然醒悟了,是因为:
第二,小说在描写或者说作者在描写林黛玉的美貌时,已经写满了,写尽了,写到极致了,其他美女,就不好再写了。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强烈的倾向性。不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那段话: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那里挑得出一点点毛病来,还有比着更美丽的辞藻吗?没用了,穷尽了。正因为曹雪芹在写林黛玉之美时,把好词都用尽了,写其他美女的时候,他真的不好再怎么写了,反正,再怎么写也比不上林黛玉了,刚脆不写吧,含混吧,玩高深吧,呵呵呵呵,曹雪芹这个老贼,极度狡猾也。但也正是这种狡猾,暴露了他的内心。
当然,还有人会说,也不是呀,有的也正面写了容貌的呀,比如王熙凤,比如薛宝钗,尤其是薛宝钗,好的,那么:
第三,我们就来比比王熙凤、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容貌,究竟如何?
王熙凤是: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薛宝钗是: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林黛玉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谁更美?几乎不用分析了吧。
王熙凤是三角眼吊梢眉,身材苗条,和林黛玉有得比吗?
薛宝钗呢?这个张梦溪先生专门写过,薛宝钗就是银盆脸,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大脸妹,黑眉毛,红嘴唇,眼睛水灵,皮肤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薛宝钗很美吗?我觉得一般,只是富态而已,这就涉及到了文化风俗的问题,一般人认为这样的长相是“福相”,吉祥,但这已经和长相的美丑无关了。
所以,即使正面交锋,小说里三个正面写了长相的,依然还是林黛玉最美无疑。
第四,我们再来说说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大女主角的较量。
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小说里说的薛宝钗把林黛玉比下去了,不是相貌比下去了,而是在为人处世、做人玲珑方面把林黛玉比下去了,在口碑方面把林黛玉比下去了,这是两个概念,不要混用。我最讨厌一点,很多人在比较长相的时候,非要加入道德啊人情世故这些原因,简直就是胡扯。
第五回: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就是这段话,说的是薛宝钗会做人会处世,口碑很好,把林黛玉比下去了。这和长相美不美无关。况且,薛宝钗的会做人会处世,是有其极端蒙蔽人的虚伪性在里面的,这个我早就说过,不再重复。
故而,综上所述,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红楼梦》里,在作者心中,真正的第一美女,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林妹妹林黛玉。秦可卿、薛宝琴、薛宝钗、妙玉、史湘云、香菱固然很美,但在小说里,在作者的叙事设计中,都是置于林黛玉之下来安排的,几乎接近于林黛玉之美的,是晴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