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六百六十
风之子原创
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查抄大观园之举,是犯了众怒的。这不仅体现在查抄的过程中,贾探春怒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更体现在第七十五回,众人的反应。
首先,是一贯胆小怕事的尤氏也发飙了,对李纨毫不客气的进行的了影射。
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
"李纨听如此说,便知他已知道昨夜的事,因笑道:"你这话有因,谁作事究竟够使了?"尤氏道:"你倒问我!你敢是病着死过去了!"
话说回来,尤氏是东府的奶奶,其实不相干的,但是,即便是尤氏这样胆小怕事的人听到这样查抄家里人,也是觉得忿忿不平的呀。
其次,是薛宝钗立即作出反应,借故薛姨妈生病,要搬离大观园。
一语未了,
只见人报:"宝姑娘来了."忙说快请时,宝钗已走进来.尤氏忙擦脸起身让坐,因问:"怎么一个人忽然走来,别的姊妹都怎么不见?"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
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
,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 . 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关于这点,我前面分析过了(参见拙文《查抄大观园使薛宝钗和王夫人对立》)。最典型的反应,就是薛宝钗的所谓借故暂时离开,其实连尤氏和李纨都不信,她们知道薛宝钗离开的原因,所以,当薛宝钗愤怒的对也被查抄过的李纨说“你又不曾卖放了贼”时,大家对薛宝钗反常的尖锐的语言,是理解的,也是宽容的。
第三,就是贾探春撵薛宝钗。
大家让坐已毕,宝钗便说要出去一事, 探春道: "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笑道:"这话奇怪,
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
我吃了你!"
这里的“撵”,其实是反讽,表达的是贾探春对于查抄大观园的愤慨,因为“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
我吃了你!”所以,深深理解贾探春的薛宝钗,并不以为意,更或者,就是听了贾探春的气话,薛宝钗下决心要搬走的呀。
第四,是贾探春再次重申掌诓王善保家的事情,依然愤懑难平。
探春知他畏事不肯多言,因笑道:"你别装老实了. 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实告诉你罢,我昨日把王善保家那老婆子打了,
我还顶着个罪呢.不过背地里说我些闲话,难道他还打我一顿不成!"
就从这四个人的反应来看,查抄大观园,是让很多人感觉到了心寒的。而且,这种矛头,非但没有指向王夫人,却指向了邢夫人:
(探春)又告诉他们说:"今日一早不见动静,打听凤辣子又病了.我就打发我妈妈出去打听王善保家的是怎样.
回来告诉我说,王善保家的挨了一顿打,大太太嗔着他多事. "尤氏李纨道:"这倒也是正理."探春冷笑道:"这种掩饰谁不会作,且再瞧就是了.
"尤氏李纨皆默无所答.
关于这段话,我有以下分析:
1.之前我说过的,王夫人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做法够高明,隐藏得够深(参见拙文《《红楼梦》里王夫人用人大有讲究》);
2.但是,当紧接着王夫人亲自出马的时候,大家是会明白这事的主使其实是王夫人的,包括贾探春;
3.尤氏李纨知道是谁的主意,所以“皆默无所答”;
4.最典型的暗示就是,如果说之前,薛宝钗还找了个借口的话,那么,到王夫人亲自出马,撵走司棋、晴雯、芳官、四儿等人之后,薛宝钗就再没有找什么借口了,直接面对王夫人和王熙凤,虽经王夫人多般劝说,也决意搬离大观园了。薛宝钗如此,和薛宝钗心有戚戚焉的贾探春会怎么想,还用曹雪芹写吗?不用也罢。王夫人毕竟是贾探春的大妈呀。
而薛宝钗的搬离和晴雯的死,在我看来,就是大观园分崩离析的大象征。至于这个象征,我明天再说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