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六百五十九
风之子原创
之前说过薛宝钗感情的蜕变历程。但真正使薛宝钗完全对王夫人失望,并坚决的站到王夫人对立面的,就是查抄大观园。
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查抄大观园的时候,是没有查薛宝钗的。第七十四回:
凤姐听了,笑道:"既如此咱们就走,再瞧别处去."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
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
王熙凤这样,完全顾及到了薛宝钗的感受。而且,她们这样做,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因为谁都看得出来,王夫人对这个侄女的宠爱,因为谁都能从金玉良缘的传闻中看出王夫人的意图来,那就是,薛宝钗是王夫人相中的贾宝玉的未来的妻子。因此,王熙凤不敢动,王善保家的的更不敢动。
但是,即便是这样,即便薛宝钗清清楚楚的知道,查抄大观园,可以针对林黛玉,可以针对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甚至贾宝玉,但惟独没有针对她薛宝钗,薛宝钗也采取了激烈的反对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查抄大观园的愤慨。这对于素来“一问摇头三不知”的薛宝钗来说,是非常反常的。
第一,第七十五回,薛宝钗居然提出要搬回薛家去住,从此不再住在大观园了,这本身就是对查抄大观园的一种反抗。而且,要离开,要搬走,按照礼节,是应该跟自己的姨妈王夫人当面去说的,以显得尊重,但是,薛宝钗没有,是直接跑来和李纨说的。这也很反常。请看:
一语未了,
只见人报:"宝姑娘来了."忙说快请时,宝钗已走进来.尤氏忙擦脸起身让坐,因问:"怎么一个人忽然走来,别的姊妹都怎么不见?"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
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
,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薛宝钗这样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托词,就连李纨和尤氏都看出来了,所以:
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 .
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一时尤氏洗沐已毕,大家吃面茶.李纨因笑道:"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的.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第二,薛宝钗决议要搬出去的决定,很快就表现出来了,虽经王夫人亲自劝解,也百折不回。
第七十八回,当王夫人亲自出马,撵走众人的时候,薛宝钗决定搬出大观园的决定也就逐渐明显了。且看王熙凤和王夫人以及薛宝钗的一段对话:
王熙凤说:“我想薛妹妹此去,想必为着前时搜检众丫头的东西的原故.他自然为信不及园里的人才搜检,他又是亲戚,现也有丫头老婆在内,我们又不好去搜检,恐我们疑他
,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自己遂低头想了一想,
便命人请了宝钗来分晰前日的事以解他疑心,又仍命他进来照旧居住. 宝钗陪笑道:
"我原要早出去的,只是姨娘有许多的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可巧前日妈又不好了,家里两个靠得的女人也病着,我所以趁便出去了.姨娘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明讲出情理来,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的."王夫人凤姐都笑着:"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宝钗笑道:"这话说的太不解了,并没为什么事我出去.
我为的是妈近来神思比先大减,而且夜间晚上没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个. 二则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的器皿,
尚有未齐备的,
我也须得帮着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而且我进园里来住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几年年纪皆小,且家里没事,有在外头的,不如进来姊妹相共,或作针线,或顽笑,皆比在外头闷坐着好,如今彼此都大了,也彼此皆有事.
况姨娘这边历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园子也太大,一时照顾不到,皆有关系,惟有少几个人,
就可以少操些心.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
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竟是,不必强了."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第三,第七十四回,薛宝钗在和贾探春、李纨尤氏等人说话的时候,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
原文如下:
李纨因笑道:"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的.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宝钗笑道:"落什么不是呢,
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竟把云丫头请了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当时,李纨已经看出了薛宝钗要搬出去的意思,薛宝钗不过是一步一步的来,不显得突兀而已,所以李纨要加以挽留,但薛宝钗的话是有气的,一句“落什么不是呢,
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已经把这种气表现出来了。这是对着李纨说反话呢!李纨也被查了,所以,薛宝钗不无讥讽的说“你又不曾卖放了贼”,这句话,明显是对查抄大观园那种对所有人都不信任,对所有人都按照嫌疑犯来查的做法的明显的不满。这样重的话,出自薛宝钗之口,已经算是很严重的了。
而第七十八回,听完薛宝钗的一番大道理,“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也已经表现出了王夫人对薛宝钗的无奈和不满来了。
综合上述之种种,我们当看到,薛宝钗的情感,经历这样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先是参与金玉良缘的阴谋,在落选之后决意要嫁给贾宝玉,后是逐步理解了贾林之间的感情,明白了贾宝玉的心,决定退出,和林黛玉重修旧好,义结金兰,并力拉母亲薛姨妈也退出,认林黛玉为干女儿,然后,就是反对查抄大观园,搬出了大观园,回家伺候母亲去了。这就完全站到了力主金玉良缘的王夫人的对立面,这就是薛宝钗至七十八回的情感历程,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情感蜕变和人格的大升华!至于八十回以后,林黛玉自缢,薛宝钗不得不屈服于王夫人和经王夫人说和又回心转意的薛姨妈的意志,违心嫁给贾宝玉,痛苦一生,那又是后话了。
好一个自尊自重自洁自爱的姑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