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曲《李清照》观后:可听、可看、不可琢磨

(2015-12-23 10:05:55)
标签:

顾卫英

昆曲

分类: 戏曲杂谈
昆曲《李清照》观后:可听、可看、不可琢磨
      “可听、可看、不可琢磨”,这是我观赏昆曲《李清照》之后得出的总体感觉。
        可听,是说演员们唱得好。对昆曲艺术,我不是内行。看过的昆剧不过三出。头一出看过之后感觉“味道”不对——旋律、曲调是昆曲的,发声方法好像是京剧的。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李清照》没有这个问题,顾卫英、肖向平、张贝勒们的演唱,在我听来是非常地道的昆曲,委婉缠绵,徐缓优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那声音好像是用洞箫吹出来的,与悠扬的曲笛声缠绕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舒缓,那么的悦耳!我想,无论是懂昆曲的行家,还是像我这样对昆曲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都会百听不厌的。
        可看,是说舞台美术不错。雄浑大气又不失雅致。背景天幕上的残荷造型,立体的还有倒影,仿佛舞台后面就是平静宽阔的湖面。还有舞台上用线条勾勒出的一座亭台,加上奔涌而出的白色云雾,仿佛是在月宫,在仙境。
       当然,人们走进剧院,不是来看舞台美术,而是来观赏戏曲的。顾卫英、肖向平、张贝勒们的表演绝对可看,他们塑造的一个个人物是好看的,是成功的。
       顾卫英塑造的李清照,那么可怜、那么不幸、那么倒霉!原来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丈夫赵明诚死了,改嫁了一个张汝舟。赵明诚是何许人?金石家、收藏家、学问家。赵明诚在世时,夫妻二人翻书賭茶:我说出一句话来,你要说出此话在书的哪一页上!以茶代酒,赏罚输赢。何等高雅!而张汝舟系何等人?戏里说他是个“驵侩”。“驵(zang,三声)侩”是什么?牲口贩子。这两个男人怎么比?“曾经沧海难为水”呀!赵明诚这样的男人,中国历史上也只有一个,南宋动荡之时,怎么可能有第二个?所以,再婚之后的李清照不可能满足,不可能幸福。怎么办呢?打官司,离婚!为达到这个目的,揭发张汝舟这个骗官的小人,为此坐两年牢也甘心情愿。这个李清照,这么倒霉,这么不幸,不能不让人同情。
       ——不过有这么一句话:“凡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李清照为何要嫁给张汝舟呢?就因为他说他当过某个州的州官吗?历史上的李清照为何嫁给张汝舟咱们不知道,这出戏就是这么说的。
      张贝勒演绎的张汝舟,整个一个坏蛋,娶了一个大才女还不满足,还要强奸她带来的使女;得了她本人还不够,还要将她前夫赵明诚收藏的稀世之宝父乙彝据为己有;李清照不给他,他就对李清照施以“家暴”!啊呀呀,真不是个东西!
       我说这个戏不可琢磨,是说故事经不住推敲。张汝舟之坏,坏的没有根据、没有理由。李清照拒不交出父乙彝,也没有理由——你一个大活人都交给他了,一件身外之物还有什么舍不得?即使舍不得,一把钥匙就能保得住么?恐怕给你个保险柜也没用。如果说你不交给他是为国家保护文物的话,那么此物在你手里和在张汝舟手里有何不同?他既不是想倒卖给外国人又不是砸了卖废铜?
       说到这儿我倒觉得,这出戏改叫《父乙彝》可能更好——张汝舟为父乙彝而骗婚,将李清照骗到了手;李清照为保住父乙彝才遭遇一系列不幸:挨打、受气,不得已跟张汝舟打官司离婚,导致身陷囹圄;李清照的家人为救李清照而献出父乙彝,人自由了,宝物没了。最后,这件宝物落到了皇帝手中。那么这出戏就跟《一捧雪》的主题相类似,告诉人们:好东西就像雪一样,在你手里是留不住的;想要留住它,它就会给你招来灾难。
       ——可这个主题绝不是剧作者的意思,剧作者的意思是为妇女争取自主权利,要像李清照那样,彻底打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挑着走”的婚姻制度!
       于是我明白了:怨不得经济发达之后离婚率那么高,原来都是跟李清照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