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捉放曹》一戏,演了170年

(2015-11-24 18:52:02)
标签:

余三胜

张二奎

分类: 戏曲杂谈
      京剧《捉放曹》是一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芬、谭富英、余叔岩、孟小冬、马连良等名家,都唱过这出戏。
      据徐慕云《梨园外纪》中说,有一回谭鑫培去宫里给西太后演戏,戏码中就有《捉放曹》。谭鑫培去的陈宫,在与曹操的对白中本来有这样一句:“那老丈一片好心,杀猪宰羊,款待你我,不要多疑。”谭鑫培却把“杀猪宰羊”说成了“杀猪宰牛”。这出《捉放曹》是熟戏,宫里经常演的,听戏的西太后以及她身边的李莲英等人都是戏迷,这个错焉能听不出来?所以,演完戏之后,宫里管事的魏不饱连面儿也不露了,唱戏应得的赏钱也就一文也没拿着。谭鑫培也不介意,卸了装匆匆回府。后来有人问他:这么熟的戏,您怎么会念错了呢?谭鑫培说:“一只羊就够杀头的了,何况今年是三羊开泰!我本来就不想唱这出戏,偏偏戏单上又把《捉放》开上去了。今儿要照原词一念,先犯个大不敬的罪名,倘若再有人挑眼,在大总管跟前说明,还有脑袋么!”又来这天正是慈禧的生日,这年又是羊年,大总管李莲英也属羊。所以谭鑫培说今年是三羊开泰,为了不招惹麻烦,故意把“杀猪宰羊”说成了“杀猪宰牛”。
       如果说这段故事除了说明谭鑫培有聪明过人之处,还能不能证明《捉放曹》一戏由来已久了呢?不能,因为这段趣闻如果属实的话已经是光绪年间了。在谭鑫培之前的余三胜的保留剧目里,就有《捉放曹》了。
      余三胜(1802—1866) 原为湖北汉戏末角演员,于清道光初期进京搭徽班演唱,改唱老生,时为春台班领衔主演,同治二年(1863)入广和成班。三胜声高气清,唱法与程长庚为两派,被誉为京剧创始人之一。齐如山说余三胜演戏时往往临时添词,因为他确有这种聪明。有一回他和他弟弟余四胜合演《捉放曹》,去曹操的余四胜因为吸大烟,误场了。去陈宫的三胜知道四胜已经赶不上了,就临时加词,多唱了十几句,这才救了场。
      那么《捉放曹》究竟产生于哪个年代呢?
      乾隆初年,庄亲王允禄奉旨编写了全本昆曲《三国演义》,名为《鼎峙春秋》。负责牵头编写剧本的是庄亲王,执笔的是周祥玉。(见《清代内廷演戏史话》143页,紫禁城出版社)后经侯胜奎(1822—1889)之手,将昆曲《鼎峙春秋》改为皮黄,由三庆班排演。此说见于齐如山《京剧之变迁》。《捉放曹》如果是其中一出,那么也应该是出自侯胜奎之手,时间在清朝同治年间。这是保守的估计。
       实际上,北京的舞台上出现《捉放曹》,是在道光年间。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都门纪略》中,四大徽班演出的剧目里,就有《捉曹放曹》了,扮演陈宫的,是余三胜和张二奎。剧作家张永和先生认为,《捉曹放曹》在徽班进京前就有了,是从汉剧变为京剧的。
       这样说来,《捉放曹》一戏,至今至少有170年历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