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经牧牛人
曾经牧牛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99
  • 关注人气:13,3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灯官油流鬼》值得一看

(2015-08-14 12:19:06)
标签:

皮影

丑角

分类: 戏曲杂谈

811日晚,我在人艺实验剧场观看了一场京剧、皮影两下锅的《灯官油流鬼》。说老说话,现在去剧场看戏需要下很大决心,能不去就不去。而把我吸引到王府井去看这场戏,说明这出戏对我这样的观众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这出戏吸引我的因素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这个戏的名字:《灯官油流鬼》?这是一出鬼戏么?它要反映一个什么主题?会不会宣扬封建迷信?会写文章的人,一定会给自己的文章提炼一个好名字,题好一半文。这出戏的给我,也是给观众造成了一种悬念。

其次二是这个戏的形式:京剧跟皮影相结合?这会是一种什么样态?我想到了美国迪斯尼的影片《卡通国里的凶杀案》,想到了王刚的评书与电视剧结合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想到了连丽如的评书与京剧两下锅的《说书唱戏看三国》。在这出戏里,京剧与皮影将怎样结合呢?看来,造成观众的好奇,也是这出戏的“卖点”之一。

董飞在这出戏里扮演一个角色,因为董飞是我们戏曲评论学会的会员,我得去给他捧捧场。在这里我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董飞,他是研究生下海的,精通两门外语。曾经跟日本艺术家坂东玉三郎合作演过昆曲《牡丹亭》。出身于记者的我一直想采写一篇他的人物通讯,听说他在这出戏里扮演一个角色,我一定要来看看。

到了剧场一看才知道,这出戏是根据传统戏曲《探阴山》、《铡判官》改编的。

《灯官油流鬼》的剧情是,少女柳金蝉元宵夜观灯,偶遇被家长强令退婚的未婚夫颜查散,二人相约:非彼此不嫁不娶。这时狂风骤起二人失散,柳金蝉被张保害死,嫁祸颜查散。油流鬼见此,引柳金蝉冤魂去冥府告状,不料经手判官张洪生前是张保之父,遂改写生死簿,将凶手名字改为颜查散。这一切被油流鬼看在眼里。后来包公探阴山勘查此案,油流鬼据实举报,包公将判官法办。

这个戏有这样几处创新:

一是改变了原来的人物关系,使剧情更加紧凑。尤其是凶手张保与判官的关系,由老戏的舅舅与外甥的关系改为父子关系,增加了判官作弊的理由,同时有利于接近当下的社会现实。

二是改变了老戏的主角,增加了丑角的戏份,使这出戏更具观赏性。老戏《探阴山》、《铡判官》中的主角是净角的包公,而这出戏的主角是丑角的油流鬼。扮演油流鬼的演员梁宇凝身手不凡、功夫了得,跟头翻得又高又轻,令人赞叹。

三是改变了老戏的主题和社会功能,使这出戏更适合当下青年人的欣赏口味。老戏《探阴山》、《铡判官》意在教化,客观上有向观众灌输阴曹地府确实存在的作用。但是《灯官油流鬼》把阴曹地府的存在作为背景,作为该戏的可欣赏元素,而让观众关注的是对贪赃枉法、刑讯逼供、迫害无辜保护罪犯的鞭挞,是正面宣扬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恶必有报的正能量。

这是一出可以雅俗共赏的戏。除了梁宇凝扮演的油流鬼之外,男旦董飞扮演的柳金蝉、坤净陈肖艳扮演的包公,还有判官张洪的扮演者,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作为该戏重要组成部分的皮影,也极具观赏性。皮影表演,和皮影与京剧的结合,对不是京戏迷的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从这一点来说,皮影帮助了京剧,可以帮助京剧扩大观众群。

对任何一种艺术创新都会有不同意见和看法,这很正常。当年梅兰芳在艺术上大胆创新时,也招来不少非议,说他那是幺蛾子。一种艺术创新是否成功,一是要看大多数观众的反应,一是要看市场检验的结果。这两条对《灯官油流鬼》同样适用,是否成功,是否站得住脚,要由市场来评判。

如果让我来挑点毛病的话,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那个剧场过于简陋,灯光效果不理想,舞台上连块起码的毯子都没有,有点委屈我们的董飞。还有出字幕的灯箱偏在舞台右侧,有的观众席上字幕看不全。

要是有一个更专门的小剧场就好了。

这出戏的最大看点是京剧与皮影的结合。我看那场,两者的结合不是很完美的。前面演员在唱、在表演,后面背景上,阴曹地府里的小鬼在拉锯锯人、油锅炸人,引起了观众笑场。这就是搅戏了。两者的动静要有机结合,相互配合,而不是夺戏。

在唱腔上设计上,希望能给主角油流鬼打造一两段经典唱段,使之能脍炙人口,使之能流传开来。当然,油流鬼的台词设计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一些京剧迷盼望能在这出戏里听到包公《探阴山》里的经典唱段,没有听到,有些失望。

另外,有些唱词,还可以再加推敲,使之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